本报记者 邓少勇 王应文
1996年6月2日至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率中央有关部委领导来我市考察。总书记足迹所到之处,不仅让人民群众领略到了政治家的风采,而且江泽民同志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更让人们感受到了伟人的另一种超人魅力。江泽民同志在焦作的两日考察将永远鼓舞焦作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修武县小营村。江泽民同志一句英语,使小营工贸区管委会主任刘伟明一下解除了紧张感。总书记临行时的一席话,又一下使刘伟明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6月2日16时30分,江泽民同志一行在省委书记李长春、省长马忠臣、市委书记张国荣、市长刘其文的陪同下,考察完中州铝厂后驱车前往修武县农工贸一体化的先进典型小营村。
16时55分,车到小营村村办企业南洋食品厂。江泽民同志满面笑容下了车,小营工贸区管委会主任刘伟明立刻迎上前去作自我介绍,江泽民同志热情与他握手。随即,刘伟明陪江总书记参观这个村办企业。
刚进厂门,江泽民同志便看到了陈列着的30多种饼干样品。看到一个村办企业能生产出这么多种饼干,总书记非常高兴,随口说了英语“Verygood”,一位陪同人员马上告诉刘伟明,这是“很好”的意思,总书记说你们生产的饼干很不错。周围的同志和江泽民总书记一起笑了起来。顿时,刘伟明紧张的情绪一扫而光。
在去生产车间的路上,刘伟明向江泽民同志扼要介绍了小营村的情况,当讲到他们村已经办了13个企业时,江泽民同志问所需的劳动力都是本村的人吗,刘伟明回答60%都是外村的劳力。江总书记马上说,这个好。
进入生产车间后,在饼干生产流水线上,江泽民同志拿着一块饼干,放到嘴里尝了一下,转身对随同来的部委领导说,这饼干口感很好,大家都尝尝看。几个部委领导一边尝一边点头。刘伟明告诉江总书记,他们生产的饼干已经销到外地几个省,连北京的西客站也销有他们村生产的饼干。总书记听了连声说好。
江泽民同志参观了南洋食品厂后,又来到了麦田。当总书记看到一派丰收景象时,就询问刘伟明种的什么品种。刘伟明回答,小麦的品种叫“8679”整个一大片是小营村的千亩丰产方,预测平均亩产达580公斤。频频点头的江泽民同志忽然看到麦田里有人在干活,便问他们在干什么,刘伟明说,他们在麦田搞玉米套种。江泽民同志一边说看一下,一边朝大田里走去。刘伟明赶快朝干活的群众摆手让其过来。几十个干活的农民看到总书记,立刻兴奋地围了过来,农民刘万华还拿着玉米点播器做了点玉米的示范。此时,刘伟明看到江泽民同志兴致很高,连忙说江总书记到我们村来考察,全村的乡亲们都很高兴,总书记给我们留个字作纪念吧。江泽民说:“行,行。”走出麦田后就提起了笔。这时,一位领导告诉江泽民同志,因为时间不允许,原定去小营村养鸡场参观的计划就取消了。江泽民同志听后没有吭声,握着毛笔写下了“江泽民1996年6月2日于修武县小营村”。谁知“营”字没有写好,江泽民同志立刻歉意地说:“我还在想着养鸡场,来,再写一幅。”
江泽民同志就要离开小营村,他若有所思地登上了汽车,刘伟明和修武县的领导站在车下准备送行。突然,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又下了车,对刘伟明说,江总书记请你上去。
刘伟明连忙上了车,江泽民同志紧紧握着刘伟明的手说,请你给养鸡场的同志们捎句话,就说我向他们问好,你们小营村搞得不错,此时刘伟明的泪水一下子涌上眼眶,他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半天才讲出了一句话:“谢谢总书记对我们的鼓励。”省委书记李长春和省长马忠臣也握着刘伟明的手说,一定把总书记的话对鸡场的同志们传达一下。
江泽民同志的车已经启动了,总书记又一次把手从车窗伸出来,频频挥动向小营村的农民告别。
博爱农场。江泽民同志对19年前工作过的地方充满了深情,在原来生活过的住室里,坐在曾经坐过的折叠椅上照相留影,并亲切会见了留在农场的老同志。
1977年,江泽民同志在一机部工作时,曾担任过一机部“五七”干校常务副校长,那时的博爱农场和一机部“五七”干校是同一个党委。这次江泽民同志到焦作考察,自然要去看看农场的变化。
6月3日8时50分,江泽民同志的车直接停在了博爱农场的大田头。博爱农场场长宋守业和江泽民同志握手时深情地说:“博爱农场全体职工盼望总书记来考察。”江泽民同志笑着点了点头。
江泽民同志环视了一下四周,似乎感到一切还是那么熟悉。他亲切地问宋守业,农场还是那么多地吗?亩产能达到多少?宋守业回答,地还是1977年时的那么多地,今年是个丰收年,亩产可望超千斤,另外,博爱农场1995年已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种子基地。
宋守业把博爱农场现在的情况介绍后,对江总书记说:“总书记,到您在干校工作时住过的院子看看吧。”江泽民同志说:“去看看。”
在路上,江泽民看到了收割机,禁不住发出感叹:“这儿的收割机比原来的大也比原来的多,我在时可没有这么多收割机。”看到路旁的小楼,江泽民同志问小楼是不是农场职工住的,宋守业说是职工住的。江泽民同志对随行的其他领导说:“你们看,农场同志住的小楼多漂亮。”江泽民同志又指着水泥路面说,农场变化太大了,原来这是土路,还不平,现在修得多好。
进了农场大院往东一拐,江泽民一眼就看到了过去“五七”干校时的办公楼,他马上说,这是过去干校的楼。看到楼后的平房,他给随行的同志们介绍:“就是这些房子,有好几排。那时我在这里担任常务副校长,半天学习半天劳动。”
当江泽民同志又走进他原来住的房间时,看到他用过的办公桌、书桌、单人床一切依旧。宋守业说:“总书记,您坐在过去使用过的办公桌前再照张相作个留念吧!”其他同志也随声附和着宋守业的建议。江泽民同志笑着坐在了19年前他坐过的折叠椅上,一手放在两斗桌上。此时,记者手中的闪光灯闪成一片。
江泽民走出旧居,宋守业悄声说:“总书记,原来一机部‘五七’干校留在这里的5位老同志都很想念您,能不能和他们见个面?”江泽民同志马上说:“要见见,要见见。”
当这5位同志赶来后,江泽民同志亲切地和他们一一握手,询问了有关工作情况,并愉快地同他们合影留念。
9点20分,江泽民同志离开博爱农场。宋守业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顾一切折回办公室,他要把江总书记在博爱农场说过的话都记下来,生怕漏下一句。
沁阳市万北村农民住宅小区。一位妇女看到总书记向她家走去,飞也似地跑回去迎客。事后,她语无伦次地重复着一向话,她们家真幸福,她们家真幸福。在另一家庭,江泽民总书记剥好香蕉,4岁的小主人张嘴就啃,为记者留下了一个精彩镜头。
9时40分,江泽民同志一行来到沁阳市万北村农民住宅小区。这是一个现代农民居住的别墅群,几十家农户所住都是清一色的马赛克贴面两层红瓦小楼,基本达到了现代化住宅标准。
江泽民同志下车看了一下万北村的简介,信步朝农户家走去。走进农民卫二进的家,看看他们的住房,江总书记不禁感叹地说:“这房子比我住的还好。”万北村的村干部请江泽民同志到村里随便走走。当江泽民同志走到农民司国其的房门口时,司国其和妻子卫小花赶快迎了出来,请总书记进屋坐。江泽民进屋坐在他们家的客厅里,询问了他们家的年收入、生活状况,并随手剥一个香蕉递给司家的4岁孩子小亚民,谁知小家伙不用手接,伸头就去啃,他的举动顿时引得满屋人大笑,不好意思的小亚民害羞地又缩回了头。
这时,大家在旁边鼓励他,只见小家伙定了定神后,张嘴猛地咬了一大口。这一举动可把记者们乐坏了,他们赶忙按下快门留下了这个精彩瞬间。江泽民同志笑着说,这孩子调皮得可爱。
出了司家,江泽民同志又沿路向北走去,走到最后一排时,江泽民同志顺便拐向西边的甬道上。正在自家房后踮着脚尖拍着手欢迎总书记的农家妇女杨小恋一看总书记朝自己家走去,赶忙飞跑着去迎客。江泽民同志让杨小恋和她的丈夫张振林坐在自己身旁,问杨小恋身上的套裙是哪儿买的,指着她脖子上的项链问是不是金的。杨小恋说,裙子是在沁阳买的,戴着的项链是真金的,现在她家的生活可好啦。江总书记又问张振林,他们坐的橡木沙发多少钱,张振林回答是8000多元。江泽民同志又指着彩电问是多少寸的,张振林说是34寸(86厘米)的。江总书记笑着说:“我看的彩电才29寸(74厘米),人家已看上34寸的了。”
江泽民同志离开万北村后,杨小恋逢人就讲,6月3日是她们家最幸福的一天,谁能想到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能到她们平民百姓家做客,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沁阳市水南关村。江泽民同志和农民丁根生全家合影,江总书记说,在农户家合彰还是第一次。座谈会上,江泽民同志认真听取几位农民汇报,仅大家的发言就亲笔记录了两页半。
6月3日10时30分,江总书记一行来到回族群众聚居的沁阳市水南关村,参观了村办企业新星制革厂后又顺便拐进了村委会主任丁根生的家。江泽民同志进屋后亲切地拉着丁根生父亲的手问长问短。丁根生的姐姐告诉总书记,现在党的政策好,党总支领导得好。她家不愁吃、不愁穿,还盖了新房子。江泽民同志指着水南关村党总支书记买望真说,这都是老买的功劳。
丁根生的妻子见江泽民同志那么平易近人,忍不住大胆提了个请求,她直接对江泽民同志说:“我们全家不知能不能和江总书记合个影?”江泽民同志一听连忙站了起来说:“可以,可以。”一边认真地在全屋审视了一圈。最后他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说:“咱们就在这山水画前合个影吧。”说着自己站到了画前。当摄影记者把这难忘的时刻记录下来后,江泽民同志笑着说,在农户家和农民家庭合影这还是第一次。丁根生的妻子说,不知我们能不能得到这张合影照。江泽民同志马上说:“你们放心,一定把照片寄给你们。”
在水南关村村委会,江总书记一行及省市领导和水南关村部分干部群众座谈。党总书记买望真等人汇报说,去年全村人均收入7000多元,几年村里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他还特别介绍了他们这个回族村和周围汉族村团结协作共同奔小康的情况,江泽民同志听了非常高兴,亲笔记录并不时提些问题。
水南关村的掌教阿訇马福军说,他们要把清真寺办成连接政策和回民群众的桥梁。除了宗教活动,他们要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宣传给群众,同时,还要把群众的建议反映给党和政府。马福军特别向总书记汇报说,最近开展的严打斗争大快人心,群众都反映严打斗争开展得好。
水南关村老农民丁树孝发言时非常激动,致使开头不知说什么才好,江总书记让他不要急,慢慢讲。丁树孝历数了村党总支帮他家买了汽车、盖了房、致了富的事情后,加重语气告诉总书记:“不客气地说,我现在银行存款要有个十几万元。”江泽民同志连忙问,“不客气”在这里怎样讲,省委书记李长春笑着解释,“不客气”在这里讲就是说的话还留有余地。大家听了后一起笑了起来。等几个同志发完言,江泽民同志的笔记本上已经记了两页半的内容。
江泽民同志发表讲话说,听了买望真同志和水南关村其他同志的发言心里很高兴,水南关村的变化使人很受启发,他们有一个好支部,有一批好党员。希望你们继续正确执行党的各项政策,把水南关村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次来焦作考察,看到焦作的经济发展很迅速,水南关村就是个证明,在我国,一般说是少数民族地区相对比较落后,汉族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在水南关村却是回民村带动周围的汉民村发展,这体现了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团结精神,按这条大道走下去,前途是不可估量的。
座谈会结束后,江泽民同志又一次拍着马福军的肩膀说,一定要搞好民族团结,这是一件大事,责任重大。马福军向江泽民同志保证:请总书记放心。
当江泽民同志要离开水南关村时,得知消息早已等候在街道两旁的数千名群众高喊:“总书记好!总书记好!”大伙儿拼命鼓起掌来。
江泽民同志微笑着向群众频频招手,总书记那和蔼可亲的形象永远印在了人民群众的心中。
孟州市韩园。江泽民同志在韩愈故里吟唱韩愈诗作,并不失幽默地挥笔在韩园“签到”。
6月3日14时30分,江泽民同志一行来到孟州市韩园。孟州市市委书记李孟顺将韩愈研究会副会长、孟州市博物馆馆长尚振明介绍给江泽民同志。尚振明边介绍韩园概况边陪着江泽民同志参观。江泽民同志兴致勃勃地看着楹联和韩愈塑像,并不时和尚振明探讨韩愈的生平。江泽民同志说,关于韩愈的祖籍问题,在学术争论时已有几种说法,是什么时候确立韩愈是孟州人氏的?尚振明回答说,这是1983年首届国际韩愈学术研讨会上确立的,从此结束了关于韩愈祖籍问题的长期争论。
在韩愈像背后,江泽民同志一边看着介绍韩愈一生的碑文一边对尚振明说:“我是读过韩愈作品的,其中有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诗写得很好。”说着,江泽民同志一句一句吟诵起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随后,江泽民同志参观了韩愈墓前千年古柏“唐柏双奇”,称赞韩愈墓前的碑文写得好刻得也好,有“铁笔银钩”之韵。江泽民同志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碑廊。回程又至韩愈像前时,江泽民同志分别和孟州市、焦作市、河南省、中央部委的领导和军队首长合影留念。临别韩园,李孟顺请江泽民同志留下墨宝,江泽民同志笑着说:“忘了‘签到’了,我来签个到。”随后挥笔题名。
江泽民同志离开韩园,向下一个考察地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赶去。
江泽民同志的两天焦作之行是短暂的,但是总书记在焦作的一言一行像刀刻斧凿的丰碑留在了焦作人民的心中。焦作人民将以此为动力,把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步子迈得大些、再大些。
江泽民同志来焦作考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怀川大地,372万焦作人民奔走相告,一时间,总书记的焦作之行成了最热门的话题。焦作人民不仅感到荣幸,更重要的是受到一种激励。
6月2日上午江泽民同志刚刚考察过博爱农场,下午农场就召开了三夏工作动员会。
农场干部工人说,要把三夏工作做得更好,用实实在在的丰收消息向总书记报喜。
沁阳市水南关村党总支很快向全村党员干部传达了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买望真说:“江总书记让我们把水南关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保持现状就不行。我们准备再订一个经济发展规划,让水南关的面貌再发生一个变化。”
修武县委书记原振喜6月4日出差回来听了小营村的汇报后,马上和县委班子成员通气,决定借总书记考察小营村这股东风,大树小营村农工贸一体化这个典型。修武县委还提出了“江总书记考察之后修武县怎么办”的深层次思考,现已初步决定“九五”前3年投资8个亿加快“十大工程”的建设步伐,为振兴修武增强后劲。
焦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在全盘考虑如何抓住江总书记考察焦作这个机遇,加快全市经济发展,市委近日已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河南之行的重要讲话,在抓经济建设中,要始终把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抓得很紧,继续保持焦作在全国农业的地位,并结合严打斗争,下功夫整顿农村的社会治安。
江泽民同志的焦作考察结束了,江总书记的足迹永远留在了焦作这片沃土上,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社会主义大道永远走下去。
(原载1996年6月14日《焦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