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温县文科状元的太极情
太极拳名家陈冲受邀 赴新华社讲拳授课
“太极蓉城”首届城市 太极拳公开赛在蓉举行
图片新闻
扬州600人演练太极瑜伽
王战东: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太极养生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6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县文科状元的太极情
本报记者 宁江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陈钊在温县一中校园。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
 
   

  6月25日,2016年全国高考成绩公布。出生于武术世家、屡次在各大太极拳赛事中夺冠的温县一中应届毕业生陈钊以裸分606分的优异成绩勇夺温县文科状元、焦作市文科第八名。

  “练太极拳与学习并不矛盾,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实也得益于平日习练太极拳。”日前,帅气阳光的太极少年陈钊向记者分享了他的太极情缘。

  陈钊1998年出生于温县陈家沟的一个太极世家,父亲系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太极拳“八大天王”之一的太极名家陈志强。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自古崇文尚武,陈钊成长在这样的氛围中,自幼便跟随父亲习练太极拳。

  从小学开始,陈钊每年暑假都会被父亲送到陈照森大师创办的陈家沟太极拳功夫学校练拳,得到大师的悉心传授,他的拳技迅速提高。上中学以后,陈钊利用寒暑假时间到父亲在广州开办的拳馆,担任少年培训班的助教。

  在校期间,陈钊积极参加各类太极拳赛事,并获得优异成绩。陈钊不仅在武术方面表现突出,在文化课学习方面也没落后。2013年,在中招模拟考试中,陈钊两次成绩都是全县前100名,他被温县一中提前免试录取。在高中学习阶段,陈钊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在课余时间他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在参加的学校武术社团中,陈钊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同学一起习练太极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

  由于品学兼优,陈钊多次被评为焦作市优秀班干部。2015年,他与学校其他四名太极拳“种子选手”一起,被选送参加豫北名校联盟精英对抗赛,获得二等奖。

  也许许多人都会有疑问,习练太极拳难道不耽误学习吗?为啥陈钊做到了“鱼和熊掌兼得”?

  在陈钊看来,习练太极拳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习,学习和习练太极拳相辅相成。“我知道练拳有一种境界,叫‘有人当无人,无人当有人’,讲的是让人调整心态,张弛有度;学习也是同样,一张一弛,劳逸结合。”陈钊说,太极拳教给他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场合,都能用一颗平常心对待,从容淡定。

  陈钊说,练拳还讲究心静,所谓“静而定,定而慧”,就是心气下沉,气沉则意坚,意坚则心静,心静才善悟;学习也一样,心静了,自然学习效率就高。太极拳快慢相间,阴阳互补;学习也是如此,有顺有逆,也会遇到挫折。

  “生活和太极拳一样,阴阳转换,挫折之后一定会有一种提升。”陈钊还比喻道:“太极拳里有一招叫‘掩手肱拳’,就是出拳之前,会铺垫好几个动作蓄劲,学习也一样,平时的积累和准备,都是在储备能量,准备越足,才能重拳出击!”

  目前,陈钊正拟报考中山大学。“打算报考中山大学,不仅是因为我的父亲在广州传播太极拳,更重要的是这所有着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著名高校是我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我希望在大学能够文武兼修,能把太极拳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带到校园当中。”陈钊说。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