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
7月9日 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4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焦作矿区设置焦作市的决定》。8月1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通知》设置焦作市,由省直接领导。8月8日,焦作矿区人民委员会宣布撤矿区建市,以矿区行政区划为市行政区划,由矿区人民委员会执行市人民委员会职权。8月25日,中共河南省委批准成立中共焦作市委员会,由省委直接领导。张超任市委书记,郝明甫、石坚、陈侠君、肖丕彦任副书记。
7月27日至30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焦作矿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青年团焦作矿区第一届委员会,王化歧为书记。8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焦作矿区委员会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焦作市委员会。1957年9月,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焦作市委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焦作市委。
7月 修武县待王供销合作社女营业员范迎秀出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召开的先进工作者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10月25日 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焦作市设焦作区、李封区和马村区。
11月1日 国家煤炭工业部批准焦作东部煤田总体设计任务书。
11月 焦作矿区工会联合会、焦作矿区工会等合并成立焦作市工会联合会,1958年8月改为焦作市总工会。
12月26日至29日 焦作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了市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张超为焦作市市长,肖丕彦、王泽民、尹若江为副市长,21人为市人民委员会委会,侯吉人为市人民法院院长。
1957年
2月8日 修武县火电厂建成投产,装机容量48千瓦。
2月18日至26日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温县马庄村农民张图书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春 博爱县首次用飞机喷洒农药防治小麦吸浆虫收到良好效果。
7月2日 《焦作工人》报改为《焦作日报》,周三刊,四开四版,1958年1月改周六刊,1961年2月停刊。
7月6日至8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焦作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了市政协常务委员会和主席、副主席:张超为市政协主席,陈侠君为副主席,17人为市政协常务委员。
11月 孟县人民动工修建顺涧水库,于1958年5月竣工,总库容量850万立方米,总投资21.1万元,实际灌溉面积1万余亩。
12月15日至20日 中共焦作市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12月27日至29日 焦作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增选张方来为焦作市副市长。
同年 焦作市人民综合性的游乐休憩场所——焦作市人民公园建成开放,占地450亩。
1958年
1月14日 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焦作市撤销焦作区、李封区和马村区,设市区(城区)和郊区;撤销焦作镇,设马村镇。
同月 焦作市焦作剧院落成,建筑面积1283平方米。1959年1月,焦作市文化宫落成(1969年改为东方红电影院,1985年5月改为东方红影剧院),建设面积41714平方米,门前广场占地4万余平方米。
2月21日 修武县方庄煤矿建成投产。1969年和1980年先后建成一号井和新井,设计能力增至60万吨/年。1976年7月,该矿白庄井改为白庄煤矿,设计能力为21万吨/年。原隶属新乡地区,后划归焦作市管辖,均为河南省地方煤矿出口矿。
2月 焦作市造纸厂成立。10月,焦作市酒精厂(后改为酒厂)成立。1959年5月和1962年,焦作市李河陶瓷厂(后改为陶瓷一厂)、陶瓷合作工厂(后改为陶瓷三厂)等先后成立,焦作的轻工业向多业化发展。
同月 焦作市第一条农电线路——郊区东于村供电线路架成投运。
3月7日 焦作矿山机械厂试制成功第一台动力抽水机。4月16日,又试制成功第一台“五一劳动牌”拖拉机。
3月 焦作矿务局自筹资金、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小型矿井——王封矿民有立井、李封矿塔掌斜井动工兴建,分别于1959年5月、9月竣工投产。
同月 焦作市水泥厂筹建,4月建成投产,1962年4月停办,1963年11月复建。同月,焦作市耐火材料厂成立,9月建筑陶瓷厂等厂并入,1967年11月改为耐火材料一厂,1991年4月改为焦作耐火材料厂。均为焦作市建材行业骨干企业。
春 沁阳、温县、孟县、修武、武陟等县及天津、沧县地区动员近20万民工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共产主义渠。5月1日,工程竣工放水。
5月13日至15日 焦作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了新的市人民委员会和出席河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张超为焦作市市长,肖丕彦、尹若江、张方来、王泽民为副市长,22人为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侯吉人为市人民法院院长;张超等8人为出席省二届人代会代表。
5月20日 焦作矿务局冯营矿竖井动工兴建,1962年2月25日竣工投产,设计能力45万吨/年。6月21日,焦作矿务局西万斛(韩王)矿斜井动工兴建,10月1日竣工投产,设计能力30万吨/年。9月5日,焦作矿务局演马庄矿井动工兴建,1961年4月5日竣工投产,设计能力45万吨/年。
5月23日 中共焦作市委向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党组请求成立焦作矿业学院。8月30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复同意。9月21日,焦作矿业学院正式成立并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1959年被国家煤炭工业部接纳为直属院校,是面向中南五省招生的唯一煤炭高等工科院校。
5月 河南省焦作卫生学校升格为焦作医学院,增设医疗系本科。1959年9月改为焦作医学专科学校,开设医疗专修科和中专各专业。1962年10月裁并医疗专修科,保留中专部分,重新改为河南省焦作卫生学校。
6月 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委员会机关由民主北路迁至解放中路新址。
8月15日,焦作市成立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上白作先锋人民公社。
7月 焦作矿务局李封矿刘九学采煤队采取台阶式中底层同时回采四班平行交叉作业,全队采煤17718吨,创全国煤矿采煤队月采煤最高水平。
8月1日至4日 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在新乡地委书记耿起昌陪同下,先后视察了焦作市和沁阳等地工农业生产情况。
8月22日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赵文甫到焦作矿务局视察玻璃钢试制等生产情况。
8月27日 焦作市撤销市区(城区)和郊区,设解放区、中站区和马村区,原郊区辖7个人民公社划归解放、中站、马村三区。11月17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复同意这一区划调整意见。
8月 焦作市开通城市公共汽车,设营运线路4条,有公共汽车5辆。
同月 焦作市职工俱乐部落成,设电影放映厅、图书报刊阅览室等,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
12月 焦作市第一座带固定看台、可容纳3500余人的灯光球场——焦作职工体育场落成。
同月 河南省第一家铝厂——焦作铝厂筹建,9月29日竣工试产,1960年1月1日炼出河南地方工业第一块铝锭,1962年5月停办。
9月4日 焦作市档案馆成立。
10月21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李雪峰在河南省委工业部部长吴皓等陪同下视察了焦作矿务局焦作矿水力采煤和中站矿西大井。
10月22日 焦作市开始全民供给制试点。11月,取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制,全面推行供给制。1959年3月,因诸多问题难以解决,恢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制,取消供给制。
10月25日 焦作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增选高钧泰、唐纪为焦作市副市长。
10月 中共河南省委批准中共焦作市委设立书记处,张超改任第一书记,张重、石坚、陈侠君、肖丕彦改任书记处书记。同月,省委决定肖丕彦停职反省。此后肖被撤销职务、开除党籍。12月,张超调离焦作,张重接任中共焦作市委第一书记,张重、石坚、陈侠君组成市委书记处。
11月1日 毛泽东主席乘专列赴郑州参加会议途中,在新乡火车站接见了中共济源县委第一书记侯树堂、修武县(社)委第一书记张洋芹、温县县委第一书记李树林等,并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座谈。
11月21日至12月2日 焦作矿务局青年劳动模范、技术革新标兵、先进工作者郑全斌、王青奎、程铁头、赵洪年、宋希池等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
同月 孟县人民动工修建蟒河中游的重要治水工程——墙水库(又名锁蟒湖)枢纽工程,1960年7月竣工。
12月8日 国务院批准,将焦作市委托新乡专区领导。
12月16日 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总工会主席刘宁一,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刘长胜、陈少敏和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颉伯,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顾大椿等到焦作市视察了中站煤矿人民公社的食堂、集体宿舍、幼儿园和橡胶厂、机械厂,并听取了市委书记处书记石坚和中站煤矿人民公社社长秦治国的汇报。
12月 国务院授予朱村公社造店大队有周恩来总理署名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
1959年
1月15日至23日 中共焦作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市委和监察委员会,并分别召开市委一次全会和监委会全会,选举张重、石坚、陈侠君、任青一、段松会、刘酉山、郭守洲、高钧泰等8人为市委常委,张重为第一书记,石坚、陈侠君为书记处书记;刘酉山为监委书记,唐宗奇为副书记。4月,任青一、刘酉山任中共焦作市委书记处书记。1959年7月、1960年6月和1962年8月,阎晋卿、张新友、晁文忠先后任中共焦作市委常委。
2月 焦作市焦南、焦北、龙洞、九里山人民公社成立,市辖人民公社由解放、中站、马村3个增加为7个。5月,焦南、焦北、龙洞、九里山人民公社撤销,市辖人民公社恢复为3个。
3月10日 焦作矿务局召开庆祝大面积丰产授奖大会。国家煤炭工业部授予焦作矿务局“1958年度大面积丰产卫星”奖旗一面。
3月31日至4月3日 焦作市总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市总工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段松会为主席。
4月14日 中共河南省委批准建立焦作人民广播电台。8月15日,电台试播,10月1日开播,1962年5月6日停播。
5月27日 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沁阳县农民宋学义出席全国烈军属和残废复员退伍转业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5月30日 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在河南省副省长李庆伟等陪同下到焦作视察了焦南、焦北钢铁厂和耐火材料厂、王封煤矿等。
6月20日 焦作市抽调200余人加入“中华援工”队伍赴蒙古人民共和国帮助经济建设。
6月26日至30日 焦作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选举石坚为焦作市市长。
7月11日至29日 全国先进生产者、焦作矿务局王封矿掘进组组长王金生赴波兰卡托维茨出席第三次国际矿工会议。
10月26日至11月8日 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即群英会)在北京召开。焦作市刘九学、郑全斌、刘振东等13人,博爱农场李来财等出席会议。焦作矿务局李封矿刘九学采煤队、王封矿王金生掘进组、第一建井工程处武修海建井队、焦西矿许谷永采煤班、机修厂青年突击队等荣获“先进集体”称号。
12月1日 国务院批准,将修武县、博爱县划归焦作市领导。
1960年
3月 焦作市机械修配厂成立,后数易名,1965年3月改为起重运输机械厂,1986年9月改为起重运输机械总厂。1957年至1964年,焦作市还先后成立汽车保养厂(后改为汽车配件制造厂)、铁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后改为群英机械修配厂)、农业机械厂(后改为液压机械厂)、铸造厂(后改为风动机械厂)、光明电镀丝钉厂(后改为线材厂)、模具厂(后改为制动器厂)、工农机电制修厂(后改为电缆厂)等一批企业,使焦作的机械加工业初具规模。
4月18日至27日 全国民兵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焦作市庞庆禄、张景云、杨廷英,沁阳县宋学义,温县李马驹、石增武,修武县梁天元,博爱县乔希臣等出席会议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4月 国家煤炭工业部授予焦作矿务局和王封矿、焦西矿“1959年度大面积高额丰产”红旗,授予朱村矿、马村矿、建筑工程处、安装工程处“1959年度大面积高产红旗单位”称号。
8月15日 国务院决定:撤销修武县、博爱县建制,其行政区并入焦作市;撤销温县建制,其行政区并入沁阳县。10月,焦作市根据新的行政区划,设立中站、马村、解放、博爱等4个城市人民公社和修武、南坡、高村、界沟、阳庙、金城、红旗等7个农村人民公社,由市直接领导。l961年10月5日,国务院决定恢复修武县、博爱县、温县建制,仍归新乡专区管辖。
同月 张洋芹任焦作市副市长。12月,穆拉元任焦作市副市长。
1961年
3月29日 《河南日报》报道焦作矿务局李封矿刘九学采煤队持续安全生产的经验,并配发《向刘九学采煤队学习》的社论。刘九学采煤队1948年10月以来年年超额完成生产计划,13年共采煤170多万吨。12月11日,河南省煤炭工业厅、总工会在焦作联合召开现场会推广了刘九学采煤队的均衡生产经验。
4月中旬 国家煤炭工业部部长张霖之到焦作矿务局视察工作。
10月19日 焦作市恢复解放区、中站区和马村区,共辖11个人民公社。
11月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指示,中共焦作市委为原市委书记处书记、焦作市副市长肖丕彦平反,恢复名誉,恢复党籍,恢复原工资级别。同时为“反右倾”斗争中被定为“严重右倾”的17位同志平反,取消处分、恢复名誉。1965年6月30日,中共河南省委批准恢复肖丕彦焦作市副市长职务。
12月下旬 焦作市总工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市总工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张宗耀为主席。
1962年
1月11日 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焦作市恢复郊区建制,农村人民公社划归郊区管辖。解放区、中站区和马村区改为城区。1963年3月9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焦作市设待王镇。
6月 焦作市图书馆落成并对外开放。
12月28日至30日 焦作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1963年
3月 中共焦作市委书记处书记、焦作市市长石坚调离焦作。
6月20日 焦作市山阳城、陨城寨遗址和沁阳县肖寺遗址、温县慈胜寺、修武县胜果寺塔、武陟县嘉应观等18处文物古迹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月 新(乡)洛(阳)公路的重要桥梁——沁河大桥建成通车,桥长335.5米。
9月8日至30日 焦作市大规模调整干部职工工资。全市列入调资范围的干部职工共57389名,调资后月平均工资由原来的56.5元增至60.48元,净增3.98元,增长7.4%。
12月25日至30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焦作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2月26日至30日 焦作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了新的市人民委员会和出席河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陈侠君为焦作市市长,高钧泰、唐纪、张方来、王泽民为副市长,22人为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杜春林为市人民法院院长;王海祥等13人为出席省三届人代会代表。
同年 国家兵器工业部三九六厂(即中州机械厂)由三门峡迁至焦作,成为焦作市第一家军工企业。主产品为轻型枪械。1964年8月,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在焦作成立军工企业二五八厂(即平原光学仪器厂),主产品为军用光学仪器。12月,又在焦作成立军工企业五六八厂(即豫光机械厂),产品为二五八厂配套(1971年2月并入二五八厂)。初步奠定焦作的国防工业基础。
1964年
5月1日 《焦作矿工报》复刊,由中共焦作矿务局委员会主办,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刊。
5月22日 焦作市开始第二次人口普查工作。截至7月1日0时,全市实有居民54361户、2803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9140人、农业人口121245人。
6月11日至29日 焦作市百货公司营业员满秀清(女,回族)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接见。10月1日,又赴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
9月25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工业劳动模范、焦作矿务局李封矿工人刘九学因病在焦作逝世,终年59岁。
10月4日 焦作矿务局副局长穆拉元参加国家煤炭工业部考察团到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参观访问,历时40天。
12月20日至1965年1月4日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博爱农场李来财代表出席会议,焦作矿务局刘九学代表因病故缺席。
1965年
1月 焦作市博物馆落成。至1994年12月,馆藏文物总量达1.5万余件。
同月 焦作市前进棉织社成立,1968年改为前进棉织厂,1970年10月改为棉织二厂,主产品有工业帆布、宽幅白布等,为焦作市纺织行业骨干企业之一。在此之前,焦作市先后成立烈军属针织厂(后改为被单总厂)、棉毯社(后改为纺织厂)等一批企业,使焦作的纺织工业稳步健康发展。
3月 河南轮胎厂开始筹建。1968年12月26日硫化出第一条轮胎,1969年2月正式批量生产。
4月23日 焦作市又一所较大的综合性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成立开诊。初设内、外、妇、儿等科室,1975年设放疗科、肿瘤内科,开始用钴60治疗机、深部X线治疗机放射治疗癌症,1978年设核医学科等,逐步发展成为以肿瘤专科为主的综合性医院。
5月10日至13日 焦作市总工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5月13日 国家煤炭工业部部长张霖之到焦作矿务局马村矿视察工作。
6月 中共焦作市委书记张重离任。
7月1日至6日 中共焦作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7月28日 中共中央中南局批准高钧泰任焦作市市长,免去陈侠君焦作市市长职务。9月13日,焦作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补选高钧泰为焦作市市长,张国兴、田生为副市长。
7月 沁阳、温县等三县组织600名民工赴云南参加国防公路建设,1968年2月结束。
9月 焦作矿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任青一调离焦作。张新友接任焦作矿务局党委书记。12月,穆拉元任焦作矿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