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脚步 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难忘的足迹 永远的记忆
通告
优质办公用房 招 租
河南理工大学工矿技术开发公司
拍卖公告
更换印鉴声明
关于开展企事业单位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治理的通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6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的足迹 永远的记忆
——让我们一起回首焦作走过的60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焦作市邮电综合大楼顶楼的大钟。 (本报资料照片)
  如今仍在使用的焦作市第一座立体交叉桥——民主路铁路、公路立体桥。
  (本报资料照片)
  一九七七年,我市一考生的准考证。
  (本报资料照片)
  1976年12月26日,中国最长的公路桥——位于黄河中下游交界处的孟县、孟津县之间的黄河公路大桥竣工通车。 (本报资料照片)
 
   

  1974年

  1月19日 中共河南省委决定,焦作市实行河南省、新乡专区双重领导。

  2月 焦作地区第一条22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长98公里的后虎(丹河电厂厂址后寨至济源虎岭)和洛虎(济源虎岭至洛阳黄河北岸)220千伏输电线路架成投运,焦作与洛阳实现电力联网。

  8月9日 焦作轧钢厂成立,原隶属新乡地区,后划归焦作市管辖。1986年改为焦作市第一轧钢厂,1992年7月改为焦作市钢厂,同年6月兼并市线材厂,1993年4月合并市金属冶炼厂。主产品有热轧盘元、棒材、月牙形螺纹钢等。为河南省冶金行业骨干企业之一。

  8月25日 焦作市卫生学校成立,1978年11月改为焦作中医中药学校,设中医医疗、中医中药、护士等专业。1975年6月23日,河南省煤矿学校在焦作成立,1986年8月28日改为河南省焦作煤炭工业学校。焦作的中等专业教育取得新发展。

  同年 焦作市第一座立体交叉桥——民主路铁路、公路立体桥竣工以通车,桥长48.6米、宽15.4米,引道长520米、宽15米,立体结构为三孔不连续钢筋混凝土箱涵。

  1975年

  6月20日 焦作市总工会筹备领导小组召开纪念焦作煤矿大罢工胜利50周年座谈会。

  6月 焦作市解放区在试点基础上在全区开展建设社会主义向阳院活动并首批命名41个居民院为社会主义向阳院。

  6月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驻焦作记者站成立,1983年改为河南省广播电视新闻中心驻焦作记者站。

  9月1日 《焦作矿工报》复刊并改为《矿工战报》,1978年10月1日恢复为《焦作矿工报》,周二刊,四开四版,为焦作矿务局党委、革委机关报。

  12月31日 《河南日报》报道:焦作矿业学院研制成功立进自动连续喷射混凝土机组,填补了国家喷射混凝土机械空白。

  同年 焦作市第四个五年计划实施结束。焦作已发展成为能源、重工、化工、机械、建材、食品等工业并重的综合性工业城市。1971年至1975年5年间社会总产值年均递增9.24%,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9.92%、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8.7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4.69%,财政收入年均递增6.25%。1975年完成社会总产值6392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5087万元、农业总产值4185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601万元,财政收入5190万元,粮食总产量5.2万吨,平均亩产187公斤,全部职工平均工资6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元。全市有225家工业企业、301个商业机构,1所普通高校、3所中专、6所高中、30所完中、65所初中、66所小学,3家影剧院、145个卫生机构和2143张医院床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10~2010.12)

  1976年

  12月26日 中国最长的公路桥——位于黄河中下游交界处的孟县、孟津县之间的黄河公路大桥竣工通车,桥长3428.9米、宽11米,1974年春动工修建。该桥建成对改善豫西北公路交通状况有重要意义。

  1977年

  2月 中共温县县委组织5万余人修建新蟒河裁弯取直工程,建成长27.3公里的复式河床,使10万余亩耕地免受旱涝灾害。

  3月 焦作市财政会计学校成立,1980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为河南省焦作财会学校,先后设财政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等专业。之后,焦作市又先后成立戏曲学校(后改为艺术学校)、化工技工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等学校。1985年初,新乡建筑经济学校也由修武迁至焦作并改为河南省焦作建筑经济学校。焦作的中等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迅速恢复、发展。

  5月15日 焦作电厂一期扩建工程破土动工,设计安装两台2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979年11月17日,一号机组投产发电;1980年1月27日,二号机组投产发电。焦作电厂总装机容量增至44.8万千瓦。

  7月14日 《河南日报》报道:中国自己设计的宽基巨型工程机械无内胎轮胎在河南轮胎厂试制成功,单胎重800公斤,最大负荷20吨,填补了国家巨型无内胎轮胎生产的空白。

  10月 国家教育部决定恢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11月15日,焦作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同年,焦作市师范学校受省教育厅委托开办大专班,首届招收文、理科新生80名,学制3年。1980年停办。

  12月16日至20日 焦作市首届科学技术大会隆重召开,600名科技工作者参加大会。会议回顾、总结了科技战线取得的成绩,表彰了科学技术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研究制定了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措施。14项科技成果获焦作市首届科技成果奖。

  12月31日 《河南日报》报道:温县在粮食连年增产基础上,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又获农业全面丰收。30万亩粮地平均亩产535.5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4万多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40公斤,较上年增长四成以上;油料作物产量和生猪饲养量也较上年显著增长。

  同年 修武县小文案大队毛白杨农田保护林网被中央有关部门两次拍成科学教育影片,其中《四大速生树》一片在国外放映并受到关注。有关保护林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先后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和《中国林业》杂志展出和发表。联合国组织的九国林业代表团也曾到小文案大队参观考察。

  1978年

  1月 河南省革委决定,将孟县吉利公社全部和济源县坡头公社马洞、金鹅、济涧、郭庄、送庄、东寨、南陈7个大队移交河南省吉利工程指挥部。后国务院批准划归洛阳市吉利区。

  2月8日 《河南日报》报道:焦作煤矿研制成功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薄煤层自移式摩擦支架,为高速度发展煤炭工业作出贡献。

  3月18日至31日 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焦作市刘酉山等4人参加大会。河南轮胎厂29.5-29-28层级宽基无内胎工程轮胎等8项科技成果分获大会三等奖、特级荣誉奖和荣誉奖。

  6月20日至7月9日 焦作市百货公司党委副书记满秀清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财贸战线学大庆学大寨会议并受到表彰,获得全国劳模荣誉。

  8月 沁阳火电厂建成投入运行,安装6000千瓦发电机组1台。1979年又安装6000千瓦发电机组1台,总装机容量达1.2万千瓦。

  9月 焦作市邮电综合大楼(即自动电话大楼)竣工。10月1日设备安装调试完成,焦作市市内电话实现自动化。1985年2月16日,大楼顶楼安装报时大钟,由石英母钟、发声器、扩音器、配电箱等五部分组成,钟盘直径4米、时针长1.6米、分针长2米,钟壳由紫铜制成,总重量160公斤,月走时误差不超过2秒。

  12月18日 《河南日报》报道:焦作市工业交通战线提前1个月完成1978年国家计划,工业总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9.3%。

  12月26日 中共焦作市直属机关委员会成立。

  12月29日 中共焦作市委在焦作市计划委员会等17个部门建立党委(党组、总支、支部),并任命党委(党组、总支、支部)书记、副书记。随后又先后在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市直未建立党委(党组)的委、局以及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建立党委(党组),进一步加强了政权、群团系统党的建设。

  同年 武陟县乔庙、何营公社稻田湿润灌溉灭蚊科研工作获河南省重大科学技术奖。1980年,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据此拍摄了科学教育影片《润灌与灭蚊》。

  (待续)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