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实践丨安全经纬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共产党员 该有什么样的苦乐观
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让“红色气质”代代相传
学习党内两部法规
我市开展安全生产情况专项督导检查
开展安全应急实战演练 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
新《安全生产法》重点条款解读
确立思路 精准扶贫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7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产党员 该有什么样的苦乐观
□窦克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党章中党员义务第三项规定:“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这既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发扬。1936年,在延安,美国记者斯诺看到我们党的领导人住窑洞、吃粗粮、亲自纺线的情景,深感共产党的伟大,称这种力量为“东方魔力”,是“兴国之光”。进入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以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孔繁森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甘于吃苦、甘于奉献、一心为公,以自己的辛劳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党的传统不能丢,奉献精神不能变。我们正处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既要千方百计谋发展,更需艰苦奋斗奔复兴,尤其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走在前头、干在前面,把“苦”揽过来,把“甜”给群众,以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力量感召群众,带领群众共同奋斗,确保全面实现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解决一个个深层次矛盾,面对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在这个关键时期,更需要党员干部走上前,主动担起攻坚克难这个“苦差事”,吃苦在前、夙夜在公,深入矛盾、解决难题,引领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也需要党员干部秉持奉献精神,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勇做改革的推动者,让改革红利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安徽省委选派干部、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两任村官、六载离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脑中想的尽是“怎样才能使这有限的时间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实事”、是摘掉这个大包干发源地的贫困帽子,扎根基层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四川省北川县副县长兰辉,孜孜以求“修一条好路就是给山区、给群众办一件大事”,“玩命”地工作,殉职在检查乡镇道路和安全生产途中……新时期,一个个党员干部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忠诚践行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党员义务。

  然而也要看到,党员干部队伍中还存在忘记宗旨、与民争利,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精神懈怠、无心进取,颐指气使、高高在上,追求待遇、不讲奉献,低级庸俗、骄奢淫逸等问题,有的党员干部甚至因追求奢靡享乐不惜挥霍公款、索贿受贿,最终滑向严重违纪违法的深渊。据中央纪委发布的全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表显示,今年前3个月就已查处公款吃喝1115起、公款国内旅游519起、楼堂馆所违规96起。这些问题,是对“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求的背弃。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章规定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求细化、具体化。比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作为“四个坚持”之一予以强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明确规定:“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这些规定,一高一低,既树立了高标准,又亮明了不可触碰的纪律底线。

  对党员干部来讲,如果心中没有党章意识,不履行甚至背弃党员义务,那么离踩踏纪律红线、受到纪律惩戒就不远了。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