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陕西商贸学校的学生爆料称,学校组织背诵国学经典古诗词,有的学生因为背不下来,老师就让他们将120首诗词每首抄写50遍。该校学生管理处老师表示,确实有罚抄的事,罚抄是因为有些学生“根本不学习”,部分中专生连《咏鹅》都不会背。如此惩罚,能达到促学的目的吗?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一更时分:罚抄,看似简单粗暴,其实实际效果很好。毕竟,孩子的天性都爱玩,有时候需要老师和家长用一些强制手段才能达到促学的目的。
@鹿台一卒:让学生抄写经典古诗词看似有体罚的意思,实则是老师恨铁不成钢情绪下的无奈之举,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过度解读。如果一个学生连《咏鹅》都不会背,那么,他的文学素养也不会好。反复抄写经典古诗词,能帮学生加深记忆,对他们走上社会极为有利,若干年后,多数学生会感激老师给予他们这段难忘的经历。
@庐人境:作为一个中文系毕业的人,我想说,罚那些连经典古诗词都不会背的人抄50遍一点都不冤,让那些学生多抄几遍经典古诗词绝对没有坏处。
@风开季节:靠罚抄教育学生,实在不是个好办法。毕竟,那些学生都不是三岁的小孩子,学习古诗词应该从理解开始,给他们最好的感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效果不会持久。所以说,如此惩罚不但达不到促学的目的,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得不偿失!
@王者微小:该校大力推行国学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的做法值得肯定,但“以罚促学”的方式不可行。我认为,只要学校和教师多想办法,抓住学生的特点,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国学教育,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北宁老头儿:不支持!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成为主流教育理念,罚抄经典古诗词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这与教育初衷相违背。学生背诵经典古诗词时,老师应该耐心帮学生理解其中的深意,逐字逐句品读,让学生在理解中记忆。罚抄经典古诗词只能说明老师教学无方,是其能力欠缺的外在表现。
@清静晓梅:我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但惩罚不是目的,究其根源,我们要反思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国学水平。
@奥格了:我想为老师说句话,如果有更加有效的办法,那位老师也不会出此下策,这或许是他无奈的表现吧!请大家理解一下这位老师吧!
@农民火山:用毛笔抄写吧!能把字练好。
@山西马全和:如果一个学生连经典古诗词都不会背,那么,老师和家长就不要逼着孩子学中文了。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笔者建议这样的学生应该选择学理科、学技术,不要在一条道路上耽误人生。
【下期话题】
“花式代言”
近日,一段湖北省巴东县委书记从3000米高空跳伞的视频走红网络,“官员为旅游代言”的话题也成了舆论焦点。高空跳伞、跳舞、拍MV……如今,越来越多的官员亲上“一线”,站到镜头前为当地旅游业吆喝。对于官员的“花式代言”,舆论大潮中有肯定的声音,也有质疑的“拍砖”。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