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孟州市河雍街道几个老信访户像变了个人,大家还真有点想不到。
大家的意外一点不奇怪。关耿村的耿艳萍,可是孟州市的老信访户。十几年上访告状,她的生活过得是一团糟,经济困窘,情感空白。十几年来,她很少笑,敏感而偏执。信访工作人员一直尝试走进她心里,但自闭的她谁的话也听不进,心里有点不痛快就要去告状,这几年还有非访现象发生。
这样让人头疼的“老上访”,这段时间却和办事处十几名机关女干部一起跳起了手语舞。她穿着漂亮的舞蹈服,笑盈盈地在舞台上表演,见人还主动打招呼,人明显精神了,咋看都不像原来的她哩。
今年64岁的陈凤莲因合同纠纷,一告状就是10年。信访干部李金娥一片真心感化她,讲政策、说道理,有时还让她住在自己家同吃同住,连陈凤莲母亲和孩子过生日,李金娥都上门祝贺。陈凤莲可服气李金娥,也特别听李金娥的话,态度改变了很多。但是,如果问题没按她的心意解决,她心里别扭起来,还是会告状。
这个常年奔走在信访局的“老上访”,如今咋端端正正地坐在台下听别人讲道理,还赶场成了“粉丝”呢?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她工整地在笔记本上写下心得体会:大讲堂对我启发可大了。
因邻里纠纷,小宋庄有个村民持续告状四五年,不依不饶。如今,他明确告诉大家:“人生很短暂,不能太较真,和气才能有好生活。”
这些“老上访”的变化从哪儿来?这,可得说说“和睦家园”建设行动。
“和睦家园”建设行动是孟州市开展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活动。该活动倡导把集体作为一个家,把孟州作为一个大家庭,共同打造“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的“和睦家园”。河雍街道以“和睦家园”大讲堂为突破口,采用多种方法化解矛盾纠纷,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明显减少,信访户有明显改变。
再说说耿艳萍。深受情感纠纷折磨的她,其实是咽不下这口气,怨气发散不出去,上访才成了出气口。她不听周围人劝,专家能不能打动她?该街道特意聘请全国著名孝道演讲人到大讲堂讲课,讲感恩、理解、孝道和包容,并邀请耿艳萍去听讲。开始,耿艳萍非常排斥,根本不愿听这些大道理。河雍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和红霞就拉着她去,陪着她听。从不愿听到主动听,几场听下来,耿艳萍内心受到很大触动。想想蹉跎的大好青春,想想孩子在这样负能量的环境里长大,耿艳萍几度落泪。该街道工作人员趁热打铁,一方面帮她解决生活困难;一方面邀请她参加办事处机关干部手语舞训练和演出。从不和人交往到融入火热的生活,耿艳萍变了,脸上有了笑容,每天准时练习舞蹈。上台演出得到大家的夸奖,她更是找到了“存在感”,一天天开朗起来,还加入了手语组微信群,时不时发几张生活照片。6月5日,在该街道组织下,她远赴湖南长沙书堂山村参加传统文化培训,收益良多。她感慨地说:“以后再不去上访了。人生短短几十年,我得学会珍惜,让自己过得快快乐乐。”
河雍街道党工委书记程旭东说,用优秀传统文化正人心、美风俗,的确起到了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效果;解决信访问题,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关键还是要打动人心;该街道把“和睦家园”大讲堂作为载体和抓手,引导信访户多想别人的难,少想自己的屈,把劲头用在过日子上才是正道,坚持不懈、潜移默化,这是化解基层矛盾、解决信访难题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