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围绕集群发展,实施项目带动。围绕佰利联、多氟多、风神轮胎等龙头企业,实施了投资30亿元的三木工业园、投资22亿元的氯化法钛白粉、投资10亿元的含氟精细化学品、投资10亿元的富钛料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多氟多、风神轮胎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以佰利联、开元化工为龙头的精细化工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在“动车组”的牵引下,增强了活力中站的发展后劲,带动了全区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活力在转型中迸发
转型是发展之需,是活力之源。近年来,永不满足、奋勇争先的中站人,为点亮未来,大道远行,开辟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转型跨越之路。
从单一到多元,是中站区转型带来的重要成果。
以西部产业集聚区、现代物流、特色商业、生态休闲等经济板块为发展重点,积极构建工业转型、城市转型、三产转型等平台,大力实施产业多元化发展战略,增强了该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二、三产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
以西部产业集聚区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活力大增。2015年,该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27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6亿元、税收4亿元。
以投资4.5亿元的物流金融示范园为代表的一批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有的签约落地,有的即将开工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公铁联运为特点的武钢焦西物流园,目前已经形成了具备一次性存储20万吨、年吞吐120万吨的能力,并实现了铁路运输整列进出。依托物流港,投资5亿元的河南同盛源第四方物流、投资5亿元的惠龙易通物流、投资10亿元的新铁联LNG等项目都在重点运作中。
以腾笼换鸟和战略重组等手段,该区对经营不善、举步维艰、资不抵债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和“输血疗法”,使其起死回生,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去年10月28日,河南淼雨成功实现战略重组,企业获得了新生。
以绿色发展、健康养生、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生态休闲新产业渐成气候。北山桑园、周窑等山区优质林果、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投资1500万元修建赵庄至北业、龙洞至栗井等山区道路,打通了特色旅游通道;沿许河、焦青旅游通道、龙泉山庄、栗井生态园、红砂岭餐饮服务区初具规模,形成了农家乐餐饮服务带。
以改造提升门店经营、连锁超市等传统业态,吸纳品牌专卖、咨询策划等新业态和以引进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新型商业模式为重点的特色商业区初见成效。一批风格鲜明、功能完备、管理规范、服务能力强的精品商业街正在强力打造中,一个焦作西部高端服务业集聚中心、区域发展服务中心呼之欲出。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工业园、氟化工工业园、风神轮胎工业园、绿色环保涂料工业园、新材料工业园、食品工业园六大产业集群,在一个个旗舰型龙头的带动下,规模越做越大,动力越来越足。新能源产业以多氟多为龙头,开始向动力锂电池制造、动力总装进军,并以控股河北红星汽车为契机,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佰利联在做好钛白粉、富钛料、海绵钛等项目的同时,以收购龙蟒钛业为契机,促进钛白产业强强联合和资产重组。风神股份在做好投资11.5亿元的年产800万套轿车子午胎扩建项目的同时,总投资88亿元的老厂区搬迁项目也开始启动。
从简单到循环,是转型后活力中站的最好体现。如今,中站区围绕氟、锂、钛、硅、锆五大化学元素,通过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了裂变,全区形成了企业小循环、产业链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格局。
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站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连续14年7次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誉称号,科技创新为中站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突出政府主导,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该区创立了科技创新扶持基金,建立完善了创新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科技贷款贴息等机制,为企业攻关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提供了强大支持。2年来,该区争取上级各类科技项目资金1345万元,科技技术支出达2777万元。帮助20多家企业与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联姻”,签订产学研项目50多项,获得各级科研成果鉴定12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61项。政府主导催生了以多氟多、佰利联、开元化工等一大批以科技为先导的高科技企业。目前,该区拥有国家认可实验室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级创新试点企业1家、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
突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实施科技攻关和品牌战略。2013年,全区实施氟化石墨等产学研合作项目24个,转化科技成果22项;新申请专利88件,授权专利56件,位居全市首位;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完成12.2亿元。2014年以来,该区企业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项目1个、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个。全区有8家企业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和名优品牌荣誉称号,有6家企业成为国家、行业标准的修订者和制定者。
科技创新为活力中站和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能。多氟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从氟化工到六氟磷酸锂,从电解液到锂电池,从锂电池到电池、电机、电控一体化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再到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之路,这条路越走越宽。3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明年年底可建成投产,年产5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正在申报中;6亿安时动力锂电池项目今年年底可完成;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10万辆生产能力。佰利联依靠科技创新,从名不见经传的作坊式硫黄矿,一步步发展成为当今国内钛白粉行业的龙头,去年实现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去年6月4日,该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102亿元,用以收购龙蟒钛业股权,向打造“百亿佰利联”的目标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