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铁汉”丁百元这个名字,对现在很多年轻人来说,也许有些陌生,但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他的事迹,他的精神,在《焦作日报》《河南日报》《工人日报》先后报道后,曾传遍全市、全省、全国,激励了一代人。
泛黄的报纸和杂志、褪色的证书和奖章、厚厚的工作笔记和工作总结……望着这些伴随和记录父亲一路成长的遗物,丁百元的女儿丁会凤的眼眶湿润了,她向记者讲起了“矿山铁汉”“煤海猛将”丁百元献身煤炭事业的奋斗历程。
爱自己的事业,走自己的路
“煤矿第一线最苦但最光荣,俺既然选定了矿工这个职业,就要一个心眼扑在煤炭事业上。”丁百元说。1965年11月1日,他瞒着父母,在煤矿招工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王封矿。头一次下井,他就对那厚厚的煤墙着了迷。有人说,采煤工太苦太累。丁百元说:“只要一看到俺用双手挖出的煤一车车运往祖国四面八方,俺再苦再累心里也舒坦。”这是一个矿工发自内心的自豪。正是靠着这种自豪感和对煤炭事业执着的追求,丁百元屡屡打破矿采煤纪录。
1966年6月26日,正当进矿不久的丁百元在井下大显身手的时候,出了一次意想不到的事故——被一根2米多长的工字钢砸到头上,身负重伤,不省人事。医务人员经过7天7夜的全力抢救,虽保住了丁百元的性命,却使他留下了脑震荡的后遗症。满头白发的母亲从沁阳赶来,哭着劝儿子换个岗位,但倔强的丁百元在出院后硬是把医生建议他调到地面工作的证明撕得粉碎,执意重返掘进第一线。
每天,他总是第一罐下井,最后一罐升井。丁百元进矿27年,很少歇班,是个有名的“老满勤”。据统计,从1980年到1989年,丁百元出勤3341个工,超过法定工作日529个工,10年干了15年的工作量。
想主人事,干主人活,尽主人责
回民有个习俗:“千里赶主麻,万里赶尔代。”回族极为重视的“大尔代节”,丁百元曾连续10年在井下度过。父母在农村,麦秋农忙时,他没有回去帮一把。大女儿结婚,他也没有休息一天。爱人埋怨说:“你就长一个心眼,光知道上班、下井。”丁百元笑哈哈地说:“俺是个煤矿工人,就要一个心眼为煤矿,不然咋叫以矿为家!”
只要一下井,丁百元就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党的十二大召开前夕,丁百元心情很激动,下井时特意带了3盏矿灯,背了20个馒头、2公斤苹果,在井下一连干了4个班,谁劝他也不上井。最后,矿领导下了死命令:丁百元再不上井,就按违反规程论处。无奈,他才勉强上井。
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丁百元只要在井下见到废弃的道板、道钉、螺丝、铁管等,就收集起来。有一次,他下班时路过西下巷,发现有一个旧皮带架,重50多公斤,也把它背上了井。还有一次,他一天往返井下4次,共背上150多公斤废铁。从1981年开始,丁百元坚持在工余时间搞回收,共回收废旧物品4000余件,价值3.52万余元。有人不解地问:“你累死累活地图个啥?”他说:“我只想着一个党员、一个劳模、一个矿工的责任和义务,只想着为国家多采煤、多出力,尽尽咱的心意。”
生命的蜡烛燃烧到尽头
25个冬夏,25个春秋。丁百元在困难面前是硬骨头,在病魔面前仍然是不可征服的钢铁汉!
参加工作以来,他3次负伤,被鉴定为三等残疾,医生多次开具诊断书建议丁百元调到二线干辅助工,但他始终没有离开井下第一线。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无规律的生活,使丁百元那铁打的身体渐渐出现异常。1989年后,他的胃病明显加重,每次下井都要揣上药品,以备随时服用。有时疼得厉害,他就用铁锹把儿顶着胃部。矿领导曾多次去医院给他联系床位,他就是不住院,捂着肚子照常上班。矿上多次安排他外出疗养,都被他谢绝。矿领导几次找他谈话,调他到井上工作,每次他都说:“我才50多岁,还有力气,现在不拼,以后想拼也没有机会了。”
1990年1月,有一天丁百元胃疼得头上直冒汗,工友们劝他:“老丁,快去医院检查一下吧!别把病耽误了。”可他摇摇头说:“过了年再说。”又硬挺着干了32个班。1990年5月,焦作矿务局中央医院在给劳模检查身体时,发现丁百元身患癌症,要求他立即到北京复查,但他却说什么也不想离开矿井。
时任焦作市委书记范钦臣、焦作矿务局党委书记苏学勤特地跑到丁百元家里做工作,要求他一定服从组织决定,到北京检查身体。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复检得出了最终结果——贲门癌。当把这个消息告诉丁百元时,他却对专程送他赴京治病的矿区工会主席说:“既然是这病,干脆别做手术,留下这时间,让我回矿上采煤吧!”
他虽然走了,但精神永驻
1984年被评为河南省煤炭战线先进生产者,1985年被原煤炭部和全国煤矿地质工会命名为全国煤炭战线特等劳动模范,1986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生产能手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劳动模范,先后被推选为中站区、焦作市、河南省和全国人大代表……丁百元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的模范事迹在中州大地广为传播。
1991年,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向赵春娥式的好工人、优秀共产党员丁百元同志学习的决定》。中共河南省委原副书记赵地曾讲:“作为一位新时代的英雄,丁百元同志是煤矿工人的骄傲,是焦作的骄傲,也是我们省的骄傲。百元精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没有忘记工人阶级的重托。他时时处处以‘想主人事、干主人活、尽主人责’的高度责任感建功立业,树立了新一代产业工人的光辉形象。百元精神体现了时代风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继续和升华。”
1992年1月30日,丁百元因病去世,终年55岁。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时至今日,丁百元离我们而去已经24个年头,他那种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的精神,与时代脉搏共振,同历史走向一致,永远激励焦作人民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