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麻 酩
见习记者 李瑞雪
她是游客心中的服务模范,她是公司旗下的得力干将,她是同事身边的亲密伙伴,她是焦作山水的“形象代言”……河南云台山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卫军玲,17年如一日深情推介家乡山水,深入理解家乡山水,深深爱上家乡山水,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职业理想,在我市的旅游版图上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近日,记者走近卫军玲,感受她对家乡山水的一片热情,探寻她开掘焦作旅游业宝藏的奋斗历程。
卫军玲与焦作山水的故事,要从1999年说起。经过三年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卫军玲从焦作大学毕业,虽然怀揣创业梦想,却找不到发展的方向。在一个招聘会上,刚刚成立不久的神州旅行社负责人冯志坚看卫军玲作风干练、为人直爽,决定录用她。就这样,卫军玲踏上了神州旅行社这个发展高地,决心深耕焦作旅游市场。
1999年6月底,卫军玲加入神州旅行社后第一次带团出游。这是神州旅行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发团。她从长途客运站租车拉着游客前往蓬莱、威海两地景点,本以为前期工作做得扎实,应该是欢歌笑语的一次行程,没想到却出现了意外状况:因为旅游大巴车况不佳、油路不畅,一路上走走停停,一边走一边修,原定于翌日清晨到达蓬莱,却整整晚了十来个小时,耽误了大家一天的行程。
车上游客怨声载道,卫军玲心急火燎。冯志坚打电话告诉她,先带游客去看海,安抚他们的情绪,公司多增加一天的游玩时间,无论增加多少费用,一定要让游客玩得尽兴。让游客满意,这是卫军玲努力的目标。“看着游客兴高采烈地奔向大海,我暗暗松了一口气,这次‘危机公关’让我颇有成就感,也增强了信心,积累了经验。”卫军玲说。
2004年,北京郊区某家温泉酒店内,一个地区山水推介会在那里召开,200多家旅行社应邀参会,卫军玲代表的神州旅行社也在其中。会上,卫军玲上台推介云台山风景,她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如数家珍,使在场所有人对云台山风景区产生了向往之情。发言结束后,各旅行社负责人纷纷围着卫军玲交换名片。这是一次成功的营销,卫军玲为自己的出色发挥兴奋了很久。“进入旅游业这片天地,对我的人生而言,既是机缘巧合,也是命中注定,我太热爱这个行业了!”卫军玲在推介焦作山水过程中,对家乡山水爱得更加深沉。
超强的工作能力、超高的综合素质,卫军玲的优秀表现使她的事业再攀高峰。2009年,她升任河南云台山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那时,正是云台山国旅克难攻坚、开拓市场的关键时期。冯志坚大胆提出设想,开通北京至焦作、武汉至焦作的系列旅游专列——“云台山号”。这是个疯狂的计划。卫军玲主动请缨,率领团队前往北京多方沟通,协调铁路运输部门,“磨破了嘴”“跑断了腿”,最终买下了每周五整列火车的发车时段,让旁观者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现实。目前,“云台山号”已成功开行148趟,我市为鼓励“云台山号”旅游专列为焦作旅游业发展的拉动作用,累计奖励及补贴企业相关资金500余万元。公司把这笔钱全都用在了焦作山水的宣传推介上。
2012年,公司开始发展入境旅游,卫军玲探索开拓国际市场,并于当年8月20日正式筹划组建韩国事业部。2013年下半年,河南云台山国际旅行社成功签订30架“云台山号”旅游包机和五万名韩国游客走进焦作山水的大合同,令旅游界同行震惊。
谈起下一步发展,已经身为旅行社总经理的卫军玲说:“我们公司要敞开臂膀拥抱互联网,深耕线下、线上业务融合,让广大游客享受更优质的服务,让更多人爱上焦作山水。”①4
记者手记
学成于机电专业,却成功于旅游行业,是命运的安排,更是个人的努力。
因为她对家乡水山爱得深沉,所以她以推介焦作山水为己任,以推动焦作旅游业发展为己任,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敢于“试错”,用“互联网智慧”武装头脑,痴情推介焦作山水。正是这种热情,使她从业17年来,初心不改、热情不减。
17年来,卫军玲虽然获得了无数荣誉,但她不因荣誉而骄傲,反而以每项荣誉为新的起点,总结经验、憧憬未来,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这样的工作作风正如她的人生格言一样:人生旅行,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