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邓帆)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自6月15日起至12月底,我市公安机关开展“太行亮剑”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制贩使用爆炸物品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斩断从事非法开采的利益链条,为北部山区生态治理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此项行动旨在集中查破一批非法制贩使用爆炸物品案件,抓获一批违法犯罪人员,捣毁一批非法制贩爆炸物品窝点和网络,收缴一批非法爆炸物品,整治一批爆炸物品安全隐患,维护社会安全,护航北山治理。
市公安局决定,坚持以打开路、多措并举,突出“打、防、管、控、宣”。
突出“打”字。市公安局要求,始终保持对非法制贩使用爆炸物品案件的高压态势,坚持以打开路、以打增效,主动摸排深挖犯罪线索,坚决做到查处一起、深挖一串、警示一片。对群众举报的案件线索,逐一认真核查;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明确查处要求和办案责任,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处理;对重大非法制贩使用爆炸物品案件,严格落实大要案挂牌督办制度,实行多警种捆绑作战、跨区域统一指挥、多地区集中行动,全力破案攻坚。同时,坚持深挖细查、全线打击,对所有非法制贩使用爆炸物品案件,都要上追源头、下追流向,做到“四个不放过”,即源头没有查清的不放过、贩运网络没有摧毁的不放过、制贩窝点没有端掉的不放过、在逃人员没有抓获的不放过。
突出“防”字。各级公安机关将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中清查收缴行动,对可能用于非法制贩、储存爆炸物品的闲置房屋、废弃院落、厂房、仓库、养殖场、城乡接合部、居民区、出租房屋、重点人员家中等重点区域部位,定领导、定民警、定任务、定责任、定措施,采取一包到底的工作责任机制,滚动排查,全面清查收缴各类非法危爆物品。同时,采取定期检查、突击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辖区内涉爆从业单位、非法矿点的排查,严防非法制贩、使用爆炸物品和非法开采等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突出“管”字。全市公安机关结合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排查辖区内的易制爆化学品生产、经销单位,逐一登记建档,纳入监管视线;强化日常检查,督促从业单位落实备案、购销登记、可疑情况报告等制度,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制贩爆炸物品;对涉爆重点人员开展滚动排查,逐一建立台账,逐一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民警,切实加强日常管控;依托大情报信息平台,加强与旅馆业等系统信息的碰撞比对、研判分析,及时掌握重点人员的落脚点和活动轨迹,及时发现掌握涉爆违法犯罪线索。
突出“控”字。全市公安机关联合邮政、交通运输等部门,加强对寄递、物流企业的安全监管,强力推动实名收寄、开包验视和X光机安检“三个100%”制度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切实增强从业人员识别违禁物品能力,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全力控制、阻断非法爆炸物品的贩运、流通渠道。对侦办的通过寄递、物流渠道贩运爆炸物品案件,将逐一倒查相关单位及人员责任,依法从严查处。各沿山地区公安机关加强对进出山道路、非法制贩爆炸物品传统乡镇等重点区域部位的巡逻查控,加大对可疑车辆、人员和物品的盘查力度,及时发现查控非法爆炸物品。
突出“宣”字。全市公安机关把宣传发动贯穿此项行动的始终,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公安机关严打非法制贩使用爆炸物品违法犯罪的态度和决心,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强大舆论声势,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打一场人民战争。同时,市公安局公布群众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广泛搜集非法制贩使用爆炸物品、非法开采等违法犯罪案件线索,落实专项经费,实行“一案一奖”,及时兑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