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脚步 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龙源湖:波光潋滟映山阳
市太极体育中心:太极故里崛起新地标
“缝合”山体警世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7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源湖:波光潋滟映山阳

作者:本报记者 詹长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俯瞰龙源湖。 (本报资料照片)
 
   

  青草、鲜花、绿树,湖水、小桥、小岛……不管春夏秋冬,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龙源湖公园都给你一幅画的感觉。

  龙源湖公园位于丰收路南侧,市汽车客运总站东侧,占地100公顷,主体是700亩龙源湖,湖边有船,湖面有莲,湖中有岛,湖里有鱼。

  据《焦作园林志》记载,龙源湖公园原来叫龙源湖乐园,2006年1月建成开放。虽然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无论是绿地的性质,还是景观、品位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由收费公园改建为开放公园,同时根据市民的实际需求提高了景观层次,完善了配套设施。

  龙源湖的西面和东面,有桥梁数座,河道蜿蜒曲折。湖的西岸用鹅卵石铺就,湖的南岸有古典风格的小木屋坐落在鲜花碧草绿树之间,湖的北岸是龙源湖广场和大型雕塑“夸父逐日”,湖的东岸用松木板铺成,有木船深入湖里。湖四周有3000多米环湖步道,道路两侧,景点密布。

  近年来,龙源湖公园又改建了北广场,新建了东广场、西广场、生态停车场,并对园内道路、照明、音响、绿化、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对改善我市投资环境、带动周边地区土地开发、提高城市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改善龙源湖水质,2013年9月,我市将灵泉湖水经普济河、越群英河、穿迎宾路,注入龙源湖,一直被诟病的“死水”终于“活”了,标志着700亩龙源湖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善。这次补水,让平均水位只有30厘米的龙源湖,经过40天的注水后,水位升至1.1米左右,溢出的湖水进入黑河,再流入新河,形成区域水循环。时隐时现的湖心岛浅滩为涉水禽类提供生态栖息地,湖心岛成为鸟儿的乐园。成片的观赏荷花在湖中绽放,大面积的芦苇等水生植物形成各式各样的水体景观。龙源湖恢复了多年前碧波荡漾、飞鸟成群的美丽景象。

  2014年7月,到龙源湖公园休闲、健身的市民惊喜地发现,公园西北角的荒芜地面上新建成一处湿地游园,成为龙源湖公园内的首个“园中园”——瑞景园,占地有2000多平方米。这个小园,是龙源湖公园内花卉品种最多的地方,在绿化中突出“大绿”理念,既有大型常绿乔木、落叶乔木,还有开花丰富的花灌木、品种多样的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形成层次感强、色彩丰富的立体绿化景观。瑞景园栽植了金叶榆、木槿、百日红、木瓜海棠、西府海棠等灌木,种下了精品荷花、睡莲、紫色海寿花、白色海寿花、花叶芦竹等水生植物以及菊花、萱草、柳叶马鞭草、大花滨菊、月见草、地被石竹、紫松果等地被花卉,各类花木140余种,共计7万余株,给广大市民带来了视觉、嗅觉、触觉的新体验。

  为方便群众游玩和健身,2014年底,龙源湖公园又修建了长1300多米、宽2.6米,连接北广场和西广场的环湖柏油路,将公园西部区域的几条道路连通起来;在公园东北角栾树林区域修建了一条近400米长、1.5米宽的小道,中间铺设菱形砖,两侧铺装青石道沿石;在公园东南角建造了一条1.5米宽、近500米长的青石小道;在公园东南角湖岸建设了一条约400米长的环湖小道,路面铺设天然片石。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