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焦作市2016年高考成绩系列报道·焦作四中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低进高出”育桃李 跨越发展创辉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6 年7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四中
“低进高出”育桃李 跨越发展创辉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意气风发的教职工团队。
  庄严的升旗仪式。
  教研组在研讨教学业务。
  整齐划一的课间操。
  课后踢球是学生减压的好方法。
  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
  近五年焦作四中高考成绩比较
  师生参加“共享太极·共享健康”世界百万太极拳爱好者共同演练活动。
 
   

  本报记者 徐金华 本报通讯员 靳新玲

  风雨润桃李,硕果满枝头。

  焦作四中今年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本科上线576人,分别较2015年、2014年增长25.2%、30.3%。其中,文化课一本上线20人,分别较2015年、2014年增长17.6%、33.3%;文化课本科上线343人,分别较2015年、2014年增长21.2%、28%;应届生上线人数连年荣登全市同类学校榜首。

  焦作四中是一所市级示范性高中,每年的中招录取分数线在全市同类学校中最低,生源质量普遍较差。可经过3年的学习后,很多学生在高考时实现了突破——2016届毕业生毕静波,3年前中招成绩424.5分,今年高考成绩565分,进步140.5分;景俊浩,3年前中招成绩455.5分,今年高考成绩553分,进步97.5分……每届学生大多能从入学时的“分不如人”到毕业时实现“普遍超越”的目标,焦作四中教学成绩实现了一年一个台阶,三年一个跨越式的大发展,他们以实力和能力创造了“四中”速度,也因 “低进高出”的出色成绩而享誉我市。

  近日,记者走进焦作四中,探究其高考成绩在同类学校连年领先的法宝。该校缘何能在同类学校中一路领跑18年?该校校长李晓满怀感慨地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有一支非常敬业的教师团队,是他们用无私和奉献的精神带领学生从低起跑线上一路披荆斩棘,帮助学生实现了梦想,是他们撑起了四中教育的一片天;也得益于我们数年如一日的严格管理,探索出了最适合我们学校学生的管理方法,由此实现了‘起点不高,一路走高’,为学校发展攒足了发展后劲。”

  诚然,敬业的教师队伍、严格的学校管理、适合的教学方法,成为焦作四中“起点不高、一路走高”的三件法宝。

  敬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之灵魂

  打铁先得自身硬。焦作四中没有一流的学生,却有着一流的教师团队,他们勤奋、敬业、无私、奉献,他们把教书育人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比家中的任何事都重要,他们的奉献精神让记者深深感动。

  业务副校长任军文曾身患胸壁结核病,但他没住一天院,没请一天假。“我不能撇下学生们不管”。这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使命。

  2016届高三班主任韦佩,是一位军人的妻子。丈夫长年在部队,高三这一年,为了能将全部心思放在学生身上,她把6岁的女儿托付给母亲照顾,实在想念女儿,就利用周末时间跑回家偷偷看一眼便匆匆赶回学校。一次,韦佩无意间问学生:“你们都是我的什么呀?”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喊道:“我们都是你的孩子。”韦佩感动得热泪盈眶,所有的苦和累在那一刻都化为乌有。

  高三年级部主任行伟、常淘气、卜红亮带领高三团队与高考赛跑,每一届学生高考成绩的提高,都饱含着他们辛勤的汗水和艰辛的付出。

  省级优秀教师宋猛,为了学生,不听医生的告诫在家休息,吊着打石膏的右手站在讲台上,用左手生硬地在黑板上书写;天未亮就从博爱回到学校陪伴学生早读的轩朋宾老师;趴在办公桌上午休几分钟的常真真老师;连续多年奋战在高三分部的班主任何勇老师;晚自习后,龚春雷、徐飞、陈绍星、冷鸿雁等老师还要为学生查漏补缺、义务辅导;夜深人静,张俊安、李德恩、寇秋红、张喜勤、栗迎章等老师办公室的灯光仍映在窗上,他们还在辛苦地伏案工作……在四中,这样的教师不胜枚举。

  记者在与众多教师交谈中发现,该校教师队伍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劳、朴实。他们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尽心尽责、干劲十足,一届届学生在他们手里化茧成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严格的学校管理,是教育之保障

  “在焦作四中学习生活了3年,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做人。在严明规范的管理和教师的关爱下,成长的不仅是我的身体,还包括我的心灵。”2016届毕业生毕静波对记者说。

  严格的管理提升了办学水平。李晓告诉记者:“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管理,我们学校的管理方法一个是‘严格’,另一个就是‘合适’,都是针对我们的生源水平来量身定制的。事实证明,这些方法卓有成效。”

  怎么个“严”法?学生从高一入校开始,都要接受行为规范教育。走进学校大门时要整理仪容仪表,留长发、穿奇装异服、浓妆艳抹者等都要改正。宿舍楼刷卡式管理,教师每天都要在电脑上清点人数,谁晚上不在学校住,班主任会及时与家长电话联系;学生出校门,必须持有班主任批条;外来人员来学校找人,一律登记;学校自建有自行车棚,专门有人管理等。

  跑操是该校加强学生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特别是学生到高三阶段,部分学生入住高三分部,实行全封闭化管理,在学习更加紧张的情况下,高三分部实行“一天三跑”跑操制,除恶劣天气外,每天6时前、上午大课间以及晚自习之前的3个时段,由班主任带领学生跑步,每天3.6公里,学生们不仅有了强健的体魄,意志力也得到了磨炼。

  从起床、早操、就餐、上课、课间、放学、午休、晚自习到就寝9个时间点,班主任对学生的“无缝隙”监督,使该校在管理上形成了有学生的时候有老师、有学生的地方有老师的管理格局。

  “狠抓学生习惯养成,加大对不良习惯学生的教育力度,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对于该处分的学生,给予公开处分,不讲情面,毫不手软。对经过教育进步的学生,学校同样会给予公开表扬。”政教处主任朱建伟如此说。严格的管理方法,奖惩分明的学生管理制度以及班主任对学生的“无缝隙”监督管理,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从晨读到晚自习,学习时间得到有效保证,加上老师们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教师的单独辅导,成绩一路走高也是意料中事。

  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是教育之内涵

  翻看该校历届高考成绩,从入学时的“分不如人”到毕业时“普遍超越”的学生大有人在。焦作四中实现“低进高出”出色成绩的动因之一是该校采取了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老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看似一个很简单的常识,焦作四中却为记者作出了一个不同的解答。

  今年,焦作四中在高考中取得的优异成绩,离不开年级部实行的“以考定教、以学定教,紧盯基础、紧盯做题、培优扶弱’的教学策略。”长期入驻高三分部的教学副校长任军文告诉记者,进入高三后,学校针对每个学生的成绩逐个摸底,界定“突破生”,促其冲击一本;圈住“边缘生”,保其本科上线;抓牢艺术生,寻求新的高考增长点;关心心理障碍生,个别指导,促其轻装上阵。

  此外,该校在模拟考试中采取的“逢考必改,逢改必评”的教学方法,也使广大学生受益匪浅。卜红亮告诉记者:“高三学生在冲刺阶段,考试成为学生的必修课,改卷也成为老师繁重的工作之一,但我们的老师做到了严格和细心,试卷进行统一批改,实行流水作业,这样既能发现共性问题,又能发现存在的个别问题,从而使这些问题在试卷评讲中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据统计,在高三最后阶段大小考试就有35次,各科试卷都贴满了各班的后墙。

  高出一本分数线15分的梁艳萍同学、高考成绩比中招成绩进步97.5分的景俊浩同学等人,他们都表达了在四中愉快学习的心声。

  近年来,四中以“让每个学生都充满希望,得到发展,实现夙愿”为教育目标,为满足学生求知和渴望成才的愿望,学校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行新的教改实验,实施了“先学后教、导学案”课堂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变学生为学习主体,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同时,在每个班组成立了由8人至10人组成的学习小组,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探讨交流、结对互帮,真正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转变,促使学生改变了被动学习的局面,实现了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由于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迈出的坚实步伐和所取得的成绩,2012年,该校获得了全国课堂教学先进单位称号。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课堂,让课堂‘活’起来,不仅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还要让教师‘动’起来。”李晓告诉记者。

  为使教师“动”起来、强起来,该校组织开展的骨干教师观摩课、优秀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究课、青年教师过关课“四课”活动,唱响了教学改革的主旋律,采取不打招呼、随机听课的方式,从校长到任课教师都要参与,每节课后都由评课小组进行点评。

  课堂改革和教学活动相得益彰,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龚春雷、栗迎章、刘亚坤等年轻教师已成长为教学骨干,闫海云、孙冬梅的课堂教学水平多次受到市教研室的好评。就这样,一支强大的“铁军”引领着该校教育教学快速发展,打造了一节节高效课堂。因优异的教学成绩,2014年,该校被市政府授予普通高中学校教育质量奖,成为全市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单位。2015年,该校再次获得此项殊荣。

  “低进高出”春风化雨,跨越发展再创辉煌。焦作四中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着自己的实力,满载18年一路领先的底蕴和豪情,再次扬帆远航。

  (本版图片均由焦作四中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