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6月14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对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后,示范区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周密部署,健全机制,从严执法,严格奖惩,突出抓好环境保护各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北山治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北山治理“两取缔”方面,累计出动人员685人次,铲车、挖机、拉料车辆240余台次,取缔非法石料场点22个,拆除设备15台,遣散人员85人,清理石料2万余立方米。在环境保护方面,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控气、控水、控煤、控尘、控油、控垃圾”的要求,建立工作台账,逐项抓落实,目前,16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25个在建大型工地全部落实防尘抑尘措施,城区主干道保洁实现每天“两次机扫、四次洒水”、定期冲洗,拆改燃煤锅炉36台,淘汰黄标车111辆,关停取缔“土小”企业12家,省、市环保督查组发现的6批次环境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中原路污水泵站建成投用,位灵渠5公里黑臭水体得到治理;出动车辆5620余台次,清运垃圾3万余立方米、土方3.68万立方米,覆盖渣土38.4万平方米。
高度重视,周密部署。6月16日,示范区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传达学习6月14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提出了“认识再提升、责任再明确、措施再强化、作风再改进”四点要求。会后,全区上下把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作为头等大事、当前要事来抓,迅速行动,落实责任,动真碰硬,强力推进。分管领导牵头召开专业会议,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细致安排,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扎实有序推进。
明确责任,健全机制。示范区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行业主管、属地管理、网格化监管”的总体要求,将任务和责任直接挂钩,避免监管盲区和漏洞。强化领导责任。示范区认真履行党工委、管委会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建立区领导班子成员分包乡镇(街道)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班子成员牵头挂帅、以身作则、主动作为,每周至少两次到乡镇(街道)督导环境保护和“两取缔”工作。强化部门责任。示范区各部门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理念,主动围绕各自职责抓好环境保护工作,相互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示范区国土资源部门担负起北山治理的牵头责任,建立了三级巡查报告、拆除、疏堵结合、考核考评、奖惩问责、投诉举报制度,构建了巡查、交办、查处、追责的工作体系,组织力量开展常态化巡查,疏堵结合,综合施策。示范区环保部门担负起环境保护的牵头责任,对各职能部门承担的主要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建立环境问题台账,构建区、乡、村三级网格监管督导体系,构筑大环保工作格局。强化属地责任。示范区乡镇(街道)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对辖区内的北山治理“两取缔”和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强化网格责任。示范区完善网格巡查反馈制度,6个乡级、106个村级网格责任人真正负起责任,及时发现、制止、上报环境违法行为,着力解决“部门管得着看不见,基层看得见管不着”的突出问题,弥补监管部门力量不足的缺陷。
依法履职,从严执法。示范区加强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强化部门联动配合,集中力量查处非法经营石料场、“土小”企业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突出问题。组织国土资源、公安、城管、工商等部门执法力量开展联合执法,对辖区内的石料经营加工点、石料堆放点采取遣散人员、拆除设备、清理场地等措施,震慑不法分子,形成打击非法经营场点的高压态势。加强与供电部门的协作配合,对阳庙镇、文昌街道的13个场点采取断电措施,督促焦作供电公司新区客服中心对文苑街道、李万街道、宁郭镇、阳庙镇、苏家作乡的已断电场点进行常态化排查,确保不发生偷接电、私接电行为。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规范行政处罚程序,工商、国土资源等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对没有清理到位的场点进行调查取证并立案查处。
强化督查,严格奖惩。示范区将北山治理“两取缔”工作作为管委会年度目标考核常设项目,成立了办公室、组织、纪工委监察室、国土资源等部门参与的联合督导组,对辖区各非法经营场点开展常态化高频督查,并将发现问题建档立册,及时下达督办通知,确保相关问题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到位。示范区要求各乡镇(街道)对“两取缔”场点的监管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岗,发现有反弹行为的场点要及时汇报、及时整治;对重视程度不高、工作推进不力、整治不彻底不及时不到位、反弹回潮的单位进行全区通报,并采取约谈、诫勉谈话等组织纪律措施,从严从快追究责任。凡是新发生非法经营矿产品的,每发现一起扣除所在乡镇(街道)财政50万元;凡是对各级环境督查督导中发现的问题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治任务的,每发现一起分别处以业主单位、所在乡镇(街道)10万元罚款。
目前,示范区正在进一步压实责任,狠抓落实。据悉,8月15日前,将取缔剩余21个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拆除剩余18台设备,并加强巡查,制订生态恢复方案,建立健全动态巡查、日常监管、联合执法、责任追究等长效机制,切实巩固治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