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极少帅”陈斌谈太极
马德里举办太极拳表演大会 中华武术放光彩
图片新闻
跟着张保忠学太极剑
成都文化院坝上演“太极变脸”
姜宏勋:太极拳让我有了健康的身体
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剑)切磋交流 活动在张家口举行
驻马店市2016年第二届 太极拳健身大赛举行
王志军:耄耋老人的太极情怀
38位残疾人展示坐式吴式太极拳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极少帅”陈斌谈太极
本报记者 杜 笠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我的父亲,著名的太极拳大师陈正雷先生在他的著作里将习练陈式太极拳的先决条件归纳为‘五心’‘三要素’和‘一认识’。‘五心’即敬心、决心、恒心、耐心、信心,‘三要素’则指的是师资、天资和自己的刻苦练习,‘一认识’自然指的是对陈式太极拳的认识。对于前两项,非常好理解,并且在其著作里也有相关的解释和说明。唯独这个认识问题,大概是因为问题太大,不宜展开,陈正雷先生就一笔带过了。”陈斌说,跟随家父习拳多年,且因环境之故,耳濡目染,颇受熏陶。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不能离开全面和客观两个基本原则,因此,陈斌从四个层面对习练太极拳进行了分析解剖。

  一、拳。

  仅从名称上来看,陈式太极拳不过是一种拳种。它有着完整的理论基础、套路、功法、攻防意识、技击用法等作为一个拳种所必备的一切要素。而且,它还以极其丰厚的理论依据和妙不可言的技击方法成为整个中华武术的重要代表拳术之一。说其理论深厚,是指易经阴阳学、中医经络学和导引吐纳术的完美结合;说其用法精妙,是指“引劲落空、借力打人”“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体现。

  从本质上来说,先将其定性为一种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拳术运动,应当还是比较客观的。

  二、修身养性之法。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古往今来,习文舞剑不外乎是两种不同的修。

  太极拳则讲究内外兼修,既可练就强健之体魄,又可陶冶情操,养就儒雅大度之风。太极拳的强身健体之效,每个习练者都是不同程度的受益者,全球数亿的太极拳爱好者自然是各有各的体会。而当进入到较高的境界后,每每练拳之时,那种恬静、悠闲安逸、浑然忘我的感觉大概只有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或者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句子可以稍作描述。试想,经常处于这种感受之中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修养和性情?再试问,脑子中呈现的、小说里读到的以及生活中遇见过的那些真正的武学大师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和修养?

  所以,说陈式太极拳是一种修身养性之法也是理所当然。

  三、平衡之术。

  平衡,是大自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一种现象。

  陈式太极拳从身法上,要求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架势上,要求不丢不顶、不过不卯;步法上,要求有开有合、有虚有实;劲路上,讲究刚柔相济;速度上,讲究快慢相间。整体上,让你领悟的是中庸之道,体会的是阴阳转换之理。而这些理论和练习要求,产生的效果如何呢?在身体的调理方面,它和中医的医理相通:达到自身最恰当的平衡;疗程相仿: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疗效相同:治根治本。在性情的调理方面,它就像其他任何一门艺术一样,可以陶冶情操、修正性情。让焦躁的变得沉稳一点,沉闷的变得开朗一点,过于乐观的变得中正一点,悲观的变得积极一点。而这些变化,会逐步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最终的作用和效果只有一个:让人的修养更高、人缘更好、生活更幸福。

  由此可见,把陈式太极拳称之为一种平衡之术亦不为过。

  四、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恐怕没有人能讲明白。但它却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东西,并且是尽其一生、把它视为终极目标来追求。

  “道”是个过于抽象、难以描述的东西,陈式太极拳阐述的做人之理就是要时刻保持立身中正;陈式太极拳的技击理念讲的就是只有舍弃自己,才能征服对手。“我经常在听家父讲课时用风和水等自然事物来比喻太极拳的性质,听多了,自然就有了这些感悟。”陈斌说,太极,本身就是一种大道。它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无所不及的。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太极文化,博大精深。陈斌以其个人体会加上人生阅历,浅谈太极之道,习练太极拳之心得。他认为,作为太极文化载体的陈式太极拳,被最终定性为一种求索之“道”未尝不可。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