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极少帅”陈斌谈太极
马德里举办太极拳表演大会 中华武术放光彩
图片新闻
跟着张保忠学太极剑
成都文化院坝上演“太极变脸”
姜宏勋:太极拳让我有了健康的身体
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剑)切磋交流 活动在张家口举行
驻马店市2016年第二届 太极拳健身大赛举行
王志军:耄耋老人的太极情怀
38位残疾人展示坐式吴式太极拳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志军:耄耋老人的太极情怀
本报记者 杜 笠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王志军在习练太极拳。 樊小波 摄
 
   

  在太极拳的发源地温县,一位老人一直致力于太极拳的传播,他虽然没能像太极拳名家一样声名远扬,但默默支持太极拳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他就是85岁高龄的王志军。

  王志军是温县原轻工局副局长,自20世纪60年代随陈式太极拳宗师陈照丕学习太极拳以来,已习拳50多年。期间,他还曾跟随陈庆州、陈小旺、陈正雷等名家学习太极拳各种功法,几十年如一日,练拳不辍,既是一位德高望重、拳技精湛的民间太极拳师,也是一位太极拳传承事业的支持者、痴迷者。

  1958年,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照丕从黄河水利委员会退休返乡教拳,温县县委机关大院是陈照丕义务授拳点之一,王志军正好在县政府下设的财粮科直属库工作,于是他和许多年轻人一起跟随陈照丕习练太极拳。没有想到,这一练竟坚持了50多年。

  “文革”前,机缘巧合让王志军在温县林肇乡结识了陈庆州。陈庆州跟随陈照丕学拳多年,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有时间,两人就不断切磋太极拳技艺,共同提高。

  “文革”期间,王志军调入温县砖瓦厂当党支部书记,恰好遇见陈小旺、陈正雷在县砖瓦厂当工人,两人便又成为王志军的同事。对太极拳的热爱让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

  当时,陈正雷有着“耍老虎”的绝活,且在县里小有名气,已经算个“名人”了。但在那个年代,由于“成分”问题,陈小旺、陈正雷依然无缘参加一些大型表演活动。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了一些,王志军才力排众议,为陈小旺和陈正雷争取到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后来砖瓦厂改为通用机械厂,由于工作的关系,陈小旺和陈正雷经常出差。然而,每次出差回到厂里,两个人几乎总是在练拳。有一年夏天,王志军路过厂里的木工房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响。他绕到木工房后一看,只见陈小旺一个人只穿了条短裤,正在赤脚练拳。那闪转腾挪、张弛有度的拳姿,让王志军惊呆了。他感慨道:“练了多年太极拳,从来没有发现太极拳如此之美。”从那一刻起,王志军对太极拳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太极拳练好、练精。

  退休以后,空闲时间相对多了起来。为了锻炼身体,也为了再续自己的太极梦,王志军重新练起了太极拳。由于之前有着深厚的功底以及数十年来不断探访名家、交流心得,王志军很快进入了状态,拳技越发精湛。自己练拳的同时,慕名来跟他学拳的人也越来越多。时间一长,王志军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折磨自己多年的关节炎也慢慢自愈,行拳走架,周身上下灵活通顺,他越练越起劲儿了。

  自己受益于太极拳,更加坚定了王志军传承太极拳的决心。数十年来,王志军默默致力于陈式太极拳的推广,先后在焦作、郑州等地传授数百名弟子学员,为陈式太极拳的普及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他谦逊、朴实的拳品更是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尊敬。

  如今,王志军虽然已经85岁高龄了,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坚持练拳、授拳,痴爱于太极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