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焦作/ 修武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修武县严阵以待防大汛
修武县扎实推进北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着力提升窗口服务质量
图片新闻
修武县国税局县本级收入创新高
红盾为什么这样红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7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盾为什么这样红
——市工商局主动作为推进我市经济发展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朱传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年来,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的号角在巍巍太行山下的怀川大地吹响,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市工商局怀着“凡事必争先”的坚定信念,围绕“放、管、服”改革,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激活了我市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奏响了新常态下服务全市经济科学发展的奋进曲。

  红盾为什么这样红?从他们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做好“放”的文章

  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简政放权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也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2014年3月1日,中央吹响商事制度改革的号角以来,市工商局积极推进简政放权,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为降低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该局先后取消行政审批服务事项6项,下放调整30项,有力地推动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改为认缴登记等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地生根”,有效地激发了市场活力。

  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2015年,市工商局在全省没有经验可循的情况下,率先在武陟县开展了“三证合一”试点工作,成为全省首个实现“一口受理、全程代办、联审联批、一照三号”登记制度改革的地市。河南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路径确立后,全市第一时间不留空白、全面启动,将原来“跑”3个部门变为“进”一个窗口,办理时限也压缩为2个工作日。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后,创业者申请办公司均实行零收费,此举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全社会投资创业者的热情,有力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推进“先照后证”改革,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的改革深水区。市工商局严格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监管的若干意见,将原有的230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此外,该局还简化了市场主体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允许企业“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500万元的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实现企业注册“零首付”,为企业设立和发展尽力清除了限制和障碍。

  2015年年底,国家工商总局督查组对我市商事制度改革工作进行督查时指出,焦作市商事制度改革有特色、有亮点,成绩非常突出,取得了较好成效。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我市市场主体呈现出企业核名多、新设企业多、注册资本多的“三多”发展态势。截至2016年6月25日,全市共发放“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2670份,其中,含新登记企业5350户,变更换照企业7320户。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23926户,同比增长15.11%;注册资本总额达到2050.66亿元,同比增长15.14%。枯燥的数字却对应着生动的事实:在我市,越来越多的经济新元素已经开始在怀川大地上破土萌芽,并呈千帆竞发之势。

  提升“管”的质量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新的经济业态不断涌现,给市场监管带来了更多新挑战。市工商局坚持“宽进”与“严管”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新型市场监管体系,确立信用监管在市场监管中的核心地位,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立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是工商部门对企业监管方式的重大变革。2014年10月1日,焦作市企业“年检”改“年报”工作正式实施。市工商局联系21家相关单位,研究出台了《焦作市贯彻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实施方案》,建立了焦作市企业信息公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按照省工商局工作部署,在全市开展了被抽查企业和检查人员均随机产生的“双随机”企业信息抽查工作,将未按规定履行信息公示义务或者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企业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工作开展以来,共抽查企业1006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48户;抽查农民专业合作社110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5户;抽查个体工商户1880户、标记经营异常状态58户,全市企业对信息公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15年度公示率达到了93%以上。

  创新永无止境,为了给社会公众呈现出一幅完整详尽的“企业信用画像”,今年年初以来,该局以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监管警示系统”建设为支撑,联合市中级法院、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统计局等8家单位,梳理归集各类涉企信息共10万余条,并将全部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监管警示系统”向社会进行公示。随后,工商部门还将继续归集全市其他40家涉企部门在履职过程中产生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抽查检查、司法公示和企业自主公示信息等10种涉企信息,将一个个“信息孤岛”连成一幅完整的“企业信用画像”,使社会各方面都能够随时查询,为营造“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社会信用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加强信用监管的同时,该局还积极开展中原红盾系列专项行动,不断加大竞争执法、打击传销、广告监测、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打击商标侵权和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网络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经济违法行为。在查办金融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建立驰名商标企业跨区域打假工作机制中,赢得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认可,树立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权威。

  增强“服”的效能

  铸就红盾服务品牌

  持续优化服务措施既是服务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全市工商系统对自身的一贯要求。时逢工商系统管理体制改革,如何履行好工商职能作用,激发大众创业热情,给创业者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成为摆在市工商局党组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2015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对部分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工作评议,市工商局以此为契机,由党组成员带队在全市深入开展“三走访三提升”活动,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工商系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症下药,优化服务。

  该局将把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优化人员服务素质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工商服务窗口推行“五零服务”(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障碍”、服务对象“零投诉”),做到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结。2015年,全市各级工商窗口累计50次被评为优秀红旗窗口;有9名工作人员被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评为服务标兵。

  持续优化服务举措的同时,该局还围绕发挥品牌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用,主动融入经济发展主战场,通过商标品牌战略的纵深推进,增强企业商标意识,促动企业实现内涵发展和转型升级。为此,该局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意见》,加大对创牌企业的支持和奖励力度。今年5月18日,焦作市推进商标战略工作会议在市会议中心国际会议厅召开,印发了《2016年度全市推进商标战略工作要点》,并对2015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武陟县牧友皮业有限公司各奖励100万元,对荣获“河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代表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奖励10万元。同时,市财政奖励资金210万元已全部发放到企业账户。

  在政策的“春风”吹拂下,我市商标有效注册量目前已达到10847件,其中,拥有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通过商标战略的实施,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比如,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钛白粉领军企业之一,其产品一直深受广大用户好评。在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后,该公司市场优势更加突出,2015年取得了终端新客户开发的重大突破,公司经营业绩也取得了较大幅度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6.60亿元,同比增长28.92%,驰名商标现已成为企业掌控市场话语权的又一“利器”。

  为高效服务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该局每年以工商部门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数据信息资源为依托,全面、系统、客观地撰写了反映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发展现状、行业特点、产业优势等综合情况的分析报告,并呈送给市委、市政府,为我市宏观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对此,市委、市政府多位领导连续多次作出批示,对该局这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工商部门消费维权的服务主体是消费者,具有天然的“接地气”属性。该局把强化消费维权、改善消费环境作为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重要抓手,今年年初以来,市工商局12315平台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7108件(其中咨询6042件,投诉998件,举报68件),已处理投诉998件,处理率达到100%,抽检流通环节商品95个批次,做到了消费维权举报有音、监管有痕、查处有力。通过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带动新投资,形成新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2016年1月,市人大常委会下发《关于对任命的部分政府部门干部开展工作评议结果的通报》,市工商局以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很满意”格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焦作工商人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崭新的形象、更加扎实的工作,在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的征程中再铸工商事业新的辉煌!⑨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