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书记可是个大好人!自从她来到俺村以后,给村里办了一件又一件好事,件件都办到了乡亲们的心坎里!”7月9日,记者来到武陟县嘉应观乡中水寨村采访,当乡亲们提起省社科联派驻该村第一书记戴隽丽时,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
中水寨村位于武陟县城东南,全村共有600多户2800口人,经济发展缓慢,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去年8月,戴隽丽被省社科联派驻该村任第一书记,她积极加强与该村两委班子的沟通交流,坚持抓党建、强基础、促帮扶,在精准扶贫的主战场、在解决难题的第一线、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探索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赢得了该村群众的一致称赞。
“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个好支部。”上任之初,戴隽丽首先结合“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村里每位党员干部发放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将每周二定为例会日,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以此来增强基层组织建设。同时,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突出民主管理这条主线,抓好“三会一课”制度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规章制度的执行,规范村务要事决策的运行程序,促进村干部公道处事、依法办事,帮助该村两委在村民中树立了威信。
为了改善中水寨村贫穷落后的现状,戴隽丽积极与该县扶贫、交通、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先后为村里争取到了7.5公里的道路硬化项目和2公里的排水沟建设项目,并积极筹措资金为村里安装路灯,对村内道路两侧的花池进行绿化。借助武陟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戴隽丽又经过多方协调,积极筹措资金为该村建起了400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场所,配备了崭新的桌椅等办公设备。
“戴书记还帮俺村建立了卫生长效管理制度,改变了村里垃圾遍地扔、污水到处流的现象。”该村村委会主任马国省告诉记者,在戴隽丽的积极协调下,该村还建起了占地9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各种体育设备、健身器材配备得一应俱全。
在帮助该村健全各项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戴隽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助民致富上。该村村民吴永强多年前因女儿患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女儿出院后,他的妻子也不得不在家专职照顾女儿,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为了帮助吴永强一家渡过难关、脱贫致富,戴隽丽帮助吴永强申请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协调了村里2亩闲置土地,建起了一个鹌鹑养殖场。
帮助吴永强建鹌鹑养殖场是戴隽丽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精准扶贫作用的一个缩影。自上任以来,戴隽丽先后走访该村困难群众68户,帮助32户群众发展起了养殖业,70余户群众从事起了运输业等。
“第一书记工作就要扑下身子多为群众办些实实在在的事。”戴隽丽说,在中水寨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她将一如既往扎扎实实为群众服务,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坚决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