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庆日14日晚,一辆卡车冲入南部旅游城市尼斯英国人漫步大道上的人群,造成至少80人死亡、50余人受伤。法国总统奥朗德15日凌晨发表电视讲话说,这一事件的“恐怖性质”无法否认。袭击为何造成严重伤亡?袭击者为何选择此时发动袭击?法国为何频发恐袭,防不胜防?
袭击情况如何
14日晚,当人们聚集在尼斯海滨英国人漫步大道上欣赏法国国庆日烟花表演时,一名男子驾驶一辆卡车突然冲入人群,一路不断冲撞碾轧行人,并向人群开枪,至少行驶了2公里。
这名男子随后被警方击毙。警方证实,卡车上发现大量武器和手榴弹,该袭击事件中没有人质被劫持。当地政府在事件发生后,呼吁市民待在家中。巴黎检察院已就袭击事件和袭击者身份和动机展开调查。
中国驻法国马赛总领馆表示,正与尼斯警方保持密切联系,目前已知有两名中国公民受伤。
袭击者为何选择此时发动袭击
目前尚没有任何组织宣称制造了这一事件。警方在卡车内发现的身份证件显示其属于一名居住在尼斯的31岁突尼斯裔法国人,但不确定袭击者是否还有同伙。
分析人士认为,袭击者选择此时发动袭击,是利用了足球欧洲杯结束后法国安保的“疲惫”和“放松”状态。
自去年11月巴黎遭受连环恐怖袭击后,法国一直处于全国紧急状态,并对各种大型活动加强了安保措施以防范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为保证欧洲杯期间的安全,法国在包括尼斯在内的各大赛场增派了共和国治安部队和宪兵队。法国内政部和尼斯当地政府在比赛结束后还曾表示,“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尼斯袭击事件发生后,法国总统奥朗德发表电视讲话说,恐怖分子在象征自由的国庆日发动袭击,整个法国仍然在恐怖主义威胁之下。他宣布,法国将继续维持最高的警戒水平,同时将原本应于7月底结束的全国紧急状态延长3个月。
法国为何频发恐怖袭击
这是法国在不到19个月内发生的第三起重大恐怖袭击事件。2015年11月13日,法国首都巴黎发生多起袭击,造成至少130人死亡、350多人受伤;2015年1月7日,巴黎《查理周刊》杂志社总部遭遇恐怖袭击,造成包括主编在内的12人丧生。
由于法国对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强硬态度,及其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对该组织采取的军事行动,“伊斯兰国”一再宣称,法国为其首要袭击目标。
此外,欧洲各国近年来经济状况恶化、失业率居高不下,为极端主义在本土人群,特别是年轻人中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导致“内生性的”恐怖主义威胁日趋增多。
面对恐怖主义的猖獗之势,奥朗德表示,法国决不退缩。法国将继续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展开军事行动,打击那些在法国本土发动袭击的极端恐怖组织。
●新闻分析:
法国为何防不住恐袭
“法国正处于战争之中”,法国总统奥朗德8个月前的这句话在2016年的法国国庆日不幸再次得到验证。
去年巴黎恐袭以来法国就一直处于国家紧急状态,警戒状态维持在最高水平。那么法国为什么没能防范恐怖性质的袭击再次发生呢?
究其原因,法国相关部门的松懈调查和执法恐怕难逃责任。日前公布的法国议会关于巴黎恐袭的调查听证报告显示,法国情报部门在巴黎恐袭事件调查中有重大失误,一些线索没有彻底彻查,一些重点嫌疑人员没有被跟踪。在本次袭击事件中,虽然卡车驾驶员的身份还没有最后确认,但媒体援引调查人员的消息称,这名30多岁的驾驶员此前就有案底,持有手枪。
法国内政部长卡泽纳夫日前在对法国欧锦赛安保工作做总结的时候,曾经表示法国情报部门工作成效显著,上半年就逮捕了150名恐怖嫌疑人。但就在欧锦赛开赛前后,仍然有人因策划恐怖袭击被捕,也有杀害警察的恐怖性质事件发生。
从记者的实际感受来看,虽然法国欧锦赛号称拥有最为严格的安保,但仍然有观众将烟花爆竹带进赛场。巴黎作为反恐重点区域,进入地铁也没有安检。
法国经济状况不佳给社会治安带来巨大挑战。法国不少第二代移民在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很难找到工作,也不能很好地融入主流社会,不如意的社会现实让不少年轻人或偷盗抢劫,或走向极端。
另外,“独狼”式恐怖袭击让这场反恐之战难度加大,因为不知道敌人藏身何处,情报和军警部门都无法完全掌握袭击者的信息。
(新华社巴黎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