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自己弄的道德讲堂也有两年了,就是觉得还缺点啥,想来求教求教。”7月13日上午一上班,70岁的安学英老太太就走进武陟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办公室,热切地说。
安学英是该县木栾街道小岩村的一位农民,上个月,她在县宾馆聆听了一场题为“中华优秀文化公益论坛”的道德讲堂,深受感动,自那以后,只要听说哪儿举办道德讲堂,她都要赶着去学习。这不,听说文明办管这个事,她专门跑来学习如何举办道德讲堂了。
“您这么大年龄了,这种学习精神很让我们佩服,也很让人感动。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传统文化的?咋想着举办道德讲堂的?”接待安老太的县文明办主任张文霞问。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是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尽管种了一辈子地,只上过一年学,但是我爱学习,喜欢咱的传统文化,现在呀,基本的听说读写都中。”安老太说,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和村里的几位老人一呼即应,就在自家的院子里自发办起了公益性质的道德讲堂。
“主要是农闲时候,把大家召集起来,学习传统文化。现在俺每月逢六(农历)学习,多的时候院子里人都站不下。”安学英说,他们从《弟子规》学起,后来是《道德经》,现在连《习主席寄语》也成了学习内容。
“道德讲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流程一般都是按照‘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5个环节来开展的,你回去也可以照着这个模式来。”张文霞说。
张文霞说,近年来,该县通过“空中”“平面”“网上”等多种道德讲堂形式,以“七进”(道德讲堂进机关、进窗口、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镇、进工地)活动为载体,让群众自己讲述道德故事,褒扬善行义举,先后开展各类道德宣讲活动3200余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和社会反响。安老太能来主动求教,就是对县文明办工作的一种鼓励。
安学英说,小岩村自从有了道德讲堂,邻里、婆媳、妯娌之间闹矛盾的少了,群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睦了。
“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以后俺得走出来多学习,带着大伙儿把村里的道德讲堂办得越来越好,争取活到老学到老。”安学英老太说。
临走时,张文霞和安老太约定,近期到她那里去现场感受指导。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