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韦冰)在城区“三重”乱象治理的30个重点部位中,和平东街一直是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的集中场所,这些摊贩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容易造成交通拥堵。虽然我市相关部门曾多次整治,但占道经营现象依然严重。
昨日上午,在塔南路与和平街交叉口,记者看到自路口往东路南的区域,密密麻麻全是占道经营的商贩。这些商贩有的是流动经营,有的是依托门店进行店外经营。
从塔南路到焦东路这一段,整条和平东街南侧数百米的道路几乎被商贩占满了。在距离路口两米处,首先是两家占用人行道卖菜的流动摊贩,旁边一家水果店也不甘落后,将水果摆在店外占道经营。再往后就是大大小小几十家卖菜、小吃、衣服、杂物的商贩,一直到焦东路口附近。这里的道路狭窄,人行道也就是两米多宽,由于人多车多,加上小摊贩占道经营,不少市民将自行车、电动车随意停放,路面空间大大缩小,整条道路显得非常拥挤。
虽然附近就是田源农贸市场,但这些流动摊点也吸引了不少市民,生意红火。“这里的菜看起来挺新鲜的,有的价格比市场里的还便宜。”前来买菜的居民王女士说,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这么好的菜,也就不往市场里跑了。
虽然流动摊点给一些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但还是有不少居民对此表示不满。“每天这条路上都是流动摊点,弄得我们出入都不方便。”家住和平街物资局家属院的李先生说,为了方便居民通行,家属院大门上特意标明了门口不准停车,可根本不管用,天天都有流动摊贩把三轮车停到门前。
除了占道经营,记者还注意到街道上卫生状况不太理想,一些早餐店直到10时多都没有收摊,地上到处都是污水、油渍。
采访中,几位市民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市民罗女士介绍,其实和平东街占道经营的情况,山阳区城管部门也曾多次进行过整治,情况有所好转,但很快又出现反弹,希望城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彻底扭转这种现象。
市民李先生说,对于城管部门来说,既要维护市容市貌,还要照顾到商贩的利益,所以处理这类问题并不简单。但是作为主管部门,应该加强执法,让商户养成良好的经营习惯。对小摊贩占道经营的行为,最好设置固定场所,让商贩能够集中经营。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形成合力,联合严格执法,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文明经营理念的宣传,增强商贩的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