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武怀披锦绣,百载河朔展雄姿。在2016年高考中,武陟一中一本上线569人(含3名飞行员),文科580分以上27人,学生古雪敏以606分名列全市第10名;理科600分以上122人,学生谢江淼、李雅倩以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好团队带出好学生
该校2016届高三教师是一支铁的团队,有着铁的作风,干出了铁的业绩。他们敢于发扬亮剑精神,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并肩作战,为学生负责,为自己负责,为学校负责。
高三的任务是艰巨的,夙兴夜寐,书山题海。学生如此,教师亦如此。每次考过试后,副校长崔斌都会与教师们逐个分析每位学生的问题以及商讨解决方案。迎着朝霞出门、披着星光回家,是2016届高三教师的工作状态。被学生们亲切称为“春花姐”的教师王春花,是2016届高三年级主任,她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每天早上,我都会看到春花主任站在教学楼北座一楼的门口等候我们进教室。”一位高三学生如是说。她站立在那儿,以微笑迎接着师生;她站立在那儿,宣告着榜样的力量。
从年级管理到课堂教学,王春花都精益求精。教学楼的走道里,有她巡视课堂的身影;办公室里,有她埋头备课的身影;课堂上,有她循循善诱、耐心答疑的身影。在她的感召和影响下,高三全体教师一心扑在工作上,个个爱岗敬业、孜孜不倦。特班班主任刘江涛和牛自豪,更是以校为家,与学生同吃同住,陪着学生一路走向高考。班主任赵森,腰椎劳损,忍着疼痛,坚守岗位,实在受不了,就趴在办公桌上休息一会。任课教师吴新建,脸患痛风,边治病边上课……像他们一样乐于奉献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还有很多,正是有了像他们一样无私奉献的高三教师团队,才铸就了该校今年高考的新辉煌。
北大姊妹花
日前,该校学生谢江淼、李雅倩同时被北京大学录取。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谢江淼踏实勤奋,她不仅具备好学生的所有特征,而且还拥有良好的心态,使得她在高考中发挥了正常水平。
谢江淼、李雅倩同学当年中招时就是优秀学生,在中招前10名学生部分热衷于奔赴省、市重点高中上学的风气下,这两位同学坚信武陟一中是成就她们的学校,武陟一中完全能够将其培养成特优学生考入北大、清华。3年来,两位同学一直坚持在武陟一中就读,3年后,双双考入北京大学,这说明她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武陟一中完全有能力培养出北大、清华学生。而3年前到省、市重点高中就读的5位同学,高考理科最高分为631分,其余的在600分以下,这充分证明自强不息的武陟一中完全有能力培养出北大、清华学生。
三项措施保质量
近年来,武陟一中采取了3项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设立特班。自2010年起,该校设立特班集中培养中招成绩优秀的学生,逐渐摸索出一条尖子生的培养模式。2013年高考,特班的104人中有101人考入重点院校,学生郭文慧以662分的优异成绩位居全省第49名(焦作市第1名),被清华大学录取。2014年高考,特班的112人中有109人考入一本院校,理科有6人位居焦作市前10名,学生李栋栋位居焦作市第2名(应届第1名);文科有3人位居焦作市前10名,学生浮文婷位居焦作市第2名(应届第1名)。2015年高考,特班的117人中有115人考入一本院校,理科有4人位居焦作市前10名,学生李博文位居焦作市第2名;文科有3人居焦作市前10名,学生翟梦磊名列焦作市第1名。
与名校建立合作关系。武陟一中的教师定期与郸城一高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用郸城一高的教学和管理模式来引领武陟一中的教学和管理,全面提升武陟一中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积极参与校际联考。多次参加中原名校联考和天一考试。在高水平的联考中发现不足,找出差距,力争赶上。
(本版图片均由武陟第一中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