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追求卓越 打造人才教育高地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教育部向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开刀”
我市教师合唱团获一等奖
信息播报
用爱打开学生的心灵
市教育局被评为 全省教育内审先进单位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育周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爱打开学生的心灵
——记市道清中学化学教师别巧珍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别巧珍给学生演示化学实验。 本报记者 徐金华 摄
 
   

  本报记者 徐金华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教26年来,市道清中学化学教师别巧珍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着,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并先后获得全国化学竞赛国家级园丁奖以及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市教研教改先进个人等殊荣。此外,她还多次在省级、市级公开课比赛中获得奖励,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有趣的实验课堂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每年9月份,别巧珍都会迎来新一届的学生。而为他们打开化学之门,让他们感悟化学之美,使他们理解化学的精髓,是别巧珍在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进入初三的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课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对于化学这门新学科,会有所期待。因此,化学教师要精心设计‘首堂秀’,目的是让学生觉得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别巧珍对记者说。

  于是,别巧珍总会在第一节课上安排几个有代表性的小实验:将金属粉末铁、铝、铜、镁混合后点燃,迸发出焰火;在氢氧化钠中滴入酚酞溶液使其变色;纯碱和稀盐酸在一起能够生成气体……

  每个实验做完后,别巧珍都会联系实际讲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焰火实验可以解释平时看到的烟花,变色实验可以解释“密信”“捉鬼”的原理,纯碱和稀盐酸实验解释家庭里蒸馒头为什么要用碱。

  “实验虽然简单,但不同的实验结果,可以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学习。”别巧珍说。

  高效的教学方法

  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别巧珍非常注重提高课堂效率,避免采用“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动”起来。为加强学生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别巧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能让学生讲的题,让学生去讲;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就让学生动手去做。”别巧珍说。

  在课堂上,别巧珍让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实验,并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对于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和元素符号,学生很难记住。为此,别巧珍将需要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与此同时,她还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方便学生记忆。

  为吸引学生学习化学的注意力,别巧珍在课堂教学中还引入趣味视频、趣味小故事、趣味小漫画,将单调、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更加鲜活,不仅营造了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还有效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原动力。

  另外,别巧珍还要求学生准备两个笔记本:一个是“错题本”,专门记自己在练习、作业、考试中的错题,分析出错的原因,记下正确的解法;另一个是“好题本”,把一些好题以及好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解题规律记下来,在考前看一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独特的人格魅力

  “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别巧珍每天工作的信条。

  作为一名教师,别巧珍在教学中除了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学习新课标及新的教学方法外,还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与学生真诚相处,用爱沟通。

  不管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同事面前,别巧珍都特别注重自己的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人、感染人。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别巧珍平等、亲切的教学风格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每个学生,无论好坏,都是我的孩子。”别巧珍说。

  别巧珍把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都化为自觉行动,在思想上关心学生、在感情上亲近学生、在生活上关怀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别巧珍以此为目的,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教学成果,还获得了荣誉。但是,别巧珍深知,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还需继续努力,为自己所深爱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