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暴雨袭来时
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市领导慰问驻焦演习部队
走完寻亲的“最后一公里”
市政协组织委员 调研南太行生态旅游集聚带建设
图片新闻
焦作市全天候遥感监测违法用地曝光(第一批)
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稳定增长
市文明办关于 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
588名“爱心妈妈”让留守儿童不孤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完寻亲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本报记者 王龙卿 见习记者 赵 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7月18日上午,在市精神病院病房区,当陈铁顺和陈顺希哥俩远远看到母亲柴秀珍从病房区走出来时,已经40多岁的哥俩像孩子一样露出了笑容。“三年了,我们一家人终于团圆了。”陈铁顺说。

  家住武陟县小董乡北归山村的柴秀珍30多岁时便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情越发严重。“俺娘发病时,谁也不认识,对我们也是又打又骂。”柴秀珍的二儿子陈顺希说。

  八年前,柴秀珍的丈夫去世,她便搬到了大儿子陈铁顺家,起居饮食均由陈铁顺夫妇照顾。虽然陈铁顺专门嘱咐妻子每天寸步不离地跟着母亲,但是2013年5月的一天,在村里溜达的柴秀珍还是走丢了。

  “自从父亲去世后,我们就只有这个老娘可以孝敬。母亲走丢后,每当逢年过节,别人家都团圆时,一想到母亲流落在外,我心里就不是滋味。我们姐弟几个都表示,无论走到哪儿,都要找到俺娘。”陈铁顺说。从此,陈铁顺姐弟三人便踏上了漫漫寻母之路。

  三年来,陈铁顺四处打听,只要一有母亲的消息,姐弟三人便满怀希望前去寻找,三年来足迹遍布洛阳、新乡、济源等周边地市,但是每次都失望而归。“三年都没有俺娘的消息,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如今已经70多岁的老娘是否还在人世。”陈铁顺说。

  令姐弟三人没有想到的是,其实三年来,其母亲一直生活在焦作,而且生活得很好。原来,三年前柴秀珍从村里走失后便辗转来到了焦作市区。2013年7月,执勤的民警在街上遇到柴秀珍后,便把她送到市救助站。

  当时,69岁的柴秀珍已经在外流落两个多月,原本瘦小的身体更瘦弱了,身上的衣服发出一股恶臭,精神分裂症愈发严重,见人便破口大骂。面对这种情况,救助站工作人员像照顾自家老人一样先让她填饱肚子,清理梳洗后又换上了干净的衣服。

  “老人被送来时,精神异常,说话语无伦次,家里情况更是一问三不知。考虑到老人的病情,我们就先把她送到了市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市救助站站长杨红战说。

  在市精神病院,柴秀珍得到了免费治疗。除了一般的药物治疗外,医护人员还经常和她聊天,陪她在小花园散步。渐渐地,柴秀珍的精神状况稍微好转,一颗充满戒备的心也慢慢敞开了。

  柴秀珍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这使下一步寻亲之路变得异常困难。既然写不出来,那就说出来。为了解柴秀珍的基本信息,救助站工作人员一有空便来到市精神病院与她聊天。慢慢地,从柴秀珍口中发出的几个模糊不清的音中,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知道了她叫柴秀珍,然后,就以此为线索,通过公安系统查找,最终找到了柴秀珍的家人。

  “俺娘走失三年,我们姐弟也找了三年,最终都没有结果。今天清早接到市救助站电话,说找到俺娘了,而且就在焦作,当时我都不敢相信。姐姐一听到消息便在电话那头哭了起来。”陈铁顺说,“现在看到俺娘还活着,而且身体那么硬朗,我太激动了。谢谢市救助站和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让我们一家人又团圆了。”①7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