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市第五人民医院脑卒中防治项目负责人黄华介绍,脑卒中可大体分为两类,即缺血性脑卒中,以脑梗塞为代表;出血性脑卒中,以脑出血为多见。
黄华指出,脑卒中的发展有年轻化的趋势。一般年龄在35~55岁,家族有高血压病遗传史、体型肥胖、长期抽烟者以及缺少运动和心理压力较大者,都属于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也就是这些人群易患脑卒中。吸烟酗酒、运动量少、高热量饮食、过度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也导致了“青年卒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有很多正值青壮年的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毫无症状地突然倒下,让人惋惜。
脑卒中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那么脑卒中危险因素有哪些?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一些因素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被认为是本病的致病因素,又称危险因素。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法干预的,如年龄、基因、遗传等;另一类是可以干预的,如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等,如果对这些因素予以有效干预,则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能显著降低。
黄华向大家介绍了一些脑卒中的预防知识。
第一学会从1数到3。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欧尼斯特·弗里德曼博士称:“多巴胺是一种调节大脑控制血液循环的神经递质,而焦虑会过量产生多巴胺。遇事时从1数到3,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助于稳定多巴胺。”
第二简单保健操教你预防脑卒中。平时可以多做转颈运动、头部按摩、肩部运动和颈部按摩。
第三早期识别心脏疾病。黄华说,许多原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病人会突然中风。所以要积极治疗心脏疾病,并请教医生是否可用一些抗凝治疗,如阿司匹林等。部分研究表明,这样可以降低卒中的危险性。识别脑中风很重要,那么该如何识别呢?美国心脏学会、卒中学会制定的早期识别脑中风的“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中三个简单的测试,可以帮助我们自己判断。
第四要预防高血压病。患有高血压病的人脑卒中发病机会可高于正常人6倍,如合并糖尿病,危险性升高至8倍。还有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等均与脑卒中密切相关,有这类危险因素的人,应注意控制血压在一个稳定、安全的范围内。同时,可考虑用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治疗血管病变。
第五要注意饮食。少喝碳酸饮料。研究发现,含糖的饮料如碳酸饮料,可降低血液中的水分,使血液变黏稠,而且还可导致甘油三酯升高,使卒中的风险增加46%。多喝水。每天喝水5杯以上(每杯250毫升),卒中的风险能下降53%。低盐、低脂而营养均衡的饮食方式,有助于防范脑卒中。长期摄入过多食盐会降低动脉壁弹性,使人患上高血压病。有研究发现,单纯减少盐分就可以使得三分之一患者的血压降低。摄入低盐、高钾、高钙和高镁的食物能预防高血压病、动脉硬化,从而防范脑卒中。一个人尽量保持每天的蔬菜摄入量不少于500克、维生素C的摄入量不少于100毫克。
第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酒、戒烟、减肥,养成从容的性格,适量运动,低脂饮食,这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王龙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