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动郑焦物流融合 是促进我市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捷径
习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有何深意
顶礼膜拜
精准扶贫重在精耕细作
念好“三字经” 做到不忘初心
勇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组工干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7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扶贫重在精耕细作

作者:□赵永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扶的是贫困地区和人口,绝大部分贫困对象来自广大农区、山区、边区,基本上都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众。农业生产需要精耕细作,才能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同样,精准扶贫更需要精耕细作,才能扶到位、扶到家、扶出成效、扶出精品。

  要“翻好土”。庄稼种植的前提是翻地松土,深翻土、翻好土,这是一个基础农业工作,包括犁地、耕地、耙地、耧地、旋地,都是翻地松土的形式,是农业生产的第一步工作。同样,扶贫工作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发展短板的重要方面,是一个基础工程,只有打好这个基础,精准扶贫工作才能从根本上站得稳、站得住、站得牢。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精准扶贫从一开始就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前期工作、准备工作,夯实基础,做好扶贫“翻土”工作,打赢扶贫“翻身”战役。

  要“种好苗”。庄稼长得好不好,土壤、肥料、管理等都是外因,选好种好优质的种子,根据不同的环境种下去才是内因、是根本。对精准扶贫工作来说,就要抓住“精准”这个根本,实际上就是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决不能守旧待之、冷漠待之、马虎待之,甚至想当然待之。具体工作上就要精细识别、精致划分、精准导向、精确施策,按照一家一户建档立卡的原则,深入细致地开展好入户调查工作,把精准扶贫基础工作打得更牢更坚固,努力做到男女老少一个不掉、一家一户心中有数。

  要“拢好边”。种子种下去之后,要打线、围边、垒埂,最后形成块状田、条状苗,有利于苗木管理、采光、浇地。精准扶贫也要“拢好边”,制定精准的标准,精准识别、精细滴灌、精心帮扶,实现扶贫工作范围、家户、情况、措施环环精准。精准扶贫工作就是要把贫困这个硬骨头“围起来、拢起来、兜起来”,精准识别、区分帮扶,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防止标准不一、情况不明、措施不行、规章不灵。只有“拢好边”,工作起来才能有的放矢、有章可循,群众才能心服口服。

  要“管好叶”。一颗种子,从生根、发芽,再到出苗、长叶,后期的浇地、施肥、除草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解决庄稼怎样长、如何长、长势怎样的关键。同样,精准扶贫的关键也要解决怎样扶、如何扶、通过什么途径扶的问题。扶贫的根本在脱贫、在建立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精准不精准,机制是根本。要努力实现政策、机制、措施、导向的长效精准,富有针对性、体现科学性、实现长效性,就要开对“药方子”,对症下药,实行政策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社保扶贫,把“精准”两字着重体现在扶贫的科学合理设计上来,体现在长期有效的精耕细作上来,以点带面、从线到片,整体推进、全面开花,把扶贫的种子种下去,使脱贫的叶子长起来,把幸福的果实收手中。

  精准扶贫是一个长期过程,就像种庄稼一样不可揠苗助长、断鹤续凫,在遵守自然规律基础上,扎实做好前期、中期、后期工作,尤其做好精耕细作,减少存量、不漏增量,精准施策、合理推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中国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