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孩子们期盼到山里或乡下玩个够,或到公园影院爽翻天,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不顾孩子的想法,在孩子放假前就为孩子联系好了家教班、补习班,使暑假成了孩子地地道道的“第三学期”。当然,用宝贵的假期补上课业学习的短板,无可厚非。只是过度补课,反而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厌恶,欲速不达,事倍功半。因此,家长要分析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成长过程中的不足,使假期成为补齐“短板”的机会。
一是补齐课外阅读的短板。有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公民人均阅读图书只有4.58本。根据教育专家研究表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所以,父母不妨把假期交给孩子,引导他们多阅读一些名著等课外书籍,这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二是补齐深度交流的短板。孩子正常上课时,父母也各忙各的工作,很少有大块时间与孩子相处。而暑假是个极好机会,父母不妨利用公休或抽出几天时间陪孩子逛逛游乐园、看看电影,增进彼此的交流。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可以来一次合家旅行,彼此可以产生融合感,而这种融合感将是家庭和睦和孩子健康成长的长久动力。
三是补齐公益活动的短板。放假了,时间相对充裕,父母不妨鼓励或带着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或有偿劳动,如送报纸、到图书馆义务服务、去快餐店打工、到街头维持交通秩序等。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公益活动,是培养孩子文明和谐行为和大众无私精神的基础。
总之,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生活,孩子们都期盼在暑假里放飞理想、放松心情。作为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心情,不妨给孩子一个偏离课业轨道的机会,培养他们更广泛的兴趣爱好,使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真正度过一个充实而又快乐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