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2005年,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何从警?缘于梦想。春霞曾说,她的父亲是一名民警,当人民警察是她的梦想。
为谁从警?为了人民!人民警察的初心,就是入警时的承诺与信念——一手托起法治的公平正义,一手托起社会的安宁祥和。
第一个岗位,是在沁阳市公安局西向派出所做社区警务工作。她一头扎进管辖的西向五街这个西向镇最繁华、最复杂的街道,摸家底,拉家常,谁家有急事,谁家闹矛盾,只要一个电话,她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真心换真心,时间长了,西向五街的老人见她就叫“闺女”,群众有啥心里话都愿意告诉她。
徒手撂倒醉汉,更让大伙儿对春霞刮目相看。那是2000年的一天傍晚,派出所接到“醉汉打人”的报警,正准备下班的张春霞和值班民警一起赶往现场。正当张春霞向报案人了解情况时,醉汉竟抄起一根木棍向报案人头部抡去。说时迟、那时快,张春霞一个箭步冲向前,拧住醉汉胳膊将他摁倒在地。群众竖起大拇指:纤弱瘦小的女民警撂倒了七八十公斤重的壮汉,真不简单!
2004年12月,张春霞迎来她从警后的第二个岗位:刑侦大队案审中队。
刑警是公安战线冲锋在前的一支雷霆之师,具有强烈的男性化色彩,但张春霞抓捕、追逃、守候、讯问……毫不逊色地奋战在侦查破案一线。14个寒暑,数百起刑事案件,数不清的案卷,她始终满腔热情,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将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
一次,沁阳市发生一起案件,专案组一致认为这起案件应该定性为故意伤害致死,但春霞坚持认为应定性为故意杀人。春霞通过问证人、找证据,以扎实的证据链使检察机关最终以故意杀人罪将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办成“铁案”靠什么?靠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张春霞努力自学刑事政策、法律法规和司法专业知识,成了“案审通”,曾在焦作市公安系统案件评审比赛中获第一名。
办成“铁案”靠什么?靠的是“火眼金睛”。案审工作不仅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遇到难缠的犯罪嫌疑人,经常要连续突审好几天,要在与犯罪嫌疑人的周旋中迅速找到疑点。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张春霞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2013年3月,沁阳市发生一起抢劫出租车杀人案。张春霞采取预审与侦查相结合、侦查与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订了详细的审讯计划,有针对性地突破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成绩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对于张春霞来说,案件预审不能浮躁,需要沉下心,缜密研判,抽丝剥茧。一起案件,卷宗常常有几百页,有的大案甚至有2000多页,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加班加点是常事,遇到大案,她一连十几天在单位也正常。
同事杨清光说,他夜跑时一般都会到单位转一圈,只要看见办公室灯亮着,他就知道一定是春霞在加班。冬天冷得很,单位没有暖气,春霞常常一个人加班到很晚。在位尽责,在岗尽力,这就是大家心中的春霞。
同事屈亚军说,春霞家离单位骑车只需10分钟,可由于经常加班,她在单位待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家的时间。干就干到最好,她的“痴”成就了她的“专”。
20年警察生涯,张春霞荣立三等功两次,先后荣获沁阳市“十大忠诚卫士”、焦作市“最美警察”、焦作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今年6月,河南省委授予她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向死而生,她有一颗大爱的心
张春霞身上有几个标签,除了“女汉子”“案审通”外,还有一个是“大孝女”。
2006年,张春霞的父亲被检查出患有胃癌。从看病出钱到贴身照料,她一力承担,花光了所有积蓄。自己得病后,怕七旬老娘承受不了打击,她一直瞒着母亲,直到瞒不下去。
妹妹张秋霞提起姐姐,热泪直流。她说,姐姐要强,就怕麻烦人,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姐姐坚强,与病魔抗争感染了很多人。在北京住院后期,姐姐的胃管壁增厚到2厘米,只能进流食,但她依然笑得灿烂。见同病室一位病友情绪低落,姐姐就经常开导她,给她打气。姐姐说:即使咱们走了,也要笑着走!
徐忠义讲述了这样两件事。
在北京,医院提出做基因检测。面对有可能导致的病情恶化,春霞说:做吧,即使延长不了我的生命,只要能为癌症科研攻关提供一点帮助,让其他人能用得上,就值!
从北京回沁阳后,自知时日无多,春霞瞒着家人到焦作市红十字会,要求去世后捐献遗体,但由于癌细胞已全身扩散不符合捐献条件,只能作罢。
和她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朱小娟、李娟打开春霞的朋友圈,不停地抹眼泪。她们说,春霞就是个忙,把个人的婚事也耽误了。她朋友圈最后一句话是:如果还有如果,一定为自己打造一个蜗居。背景图,是一座房子。这,是她心灵深处渴望的家啊!
走了,终是要走了!
舍不得并肩作战好战友,舍不得老娘白了头!
她留给家人的最后一句话是:不给组织提要求,不给组织添麻烦!
春霞走了,留下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沁阳市公安局局长吴巍说,春霞20年的警察人生是一场无所畏惧的长跑,她是永远不会停下脚步的勇者。
勇者无惧!她用生命忠诚事业,她用一生践行初心!
致敬!忠诚的卫士!
走好!亲爱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