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记者日前从市民政局了解到,近期频发的灾害性天气,对我国多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7月9日我市近邻新乡发生百年不遇特大暴雨,给我市的救灾工作敲响了警钟。为了做好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市民政局近日会同市气象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等部门对2016年上半年全市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分析。
2016年年初以来,我市共发生洪涝、风雹自然灾害4次,灾害性天气集中在六七月份。修武县、武陟县等8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到灾害性天气影响,造成80708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5854公顷,其中成灾4667公顷、绝收457.6公顷。农作物受灾主要表现在小麦倒伏、玉米被淹、经济类果树减产;因灾倒塌房屋4户9间,严重损坏22间;转移安置人口56户120人,全市直接经济损失2581万元。
目前,我市正值主汛期,防汛减灾形势严峻,为使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市民政局多措并举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灾情管理。6月份以来,市民政局先后3次下发做好汛期受灾群众救助工作紧急通知,要求民政救灾人员密切关注灾情趋势,认真落实值班岗位责任制,作好灾情统计上报,实行全天24小时零报告制度,为市委、市政府掌握分析灾情、救灾需求和政策指导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制订救助预案,明确职责分工。为做好汛期灾害应急工作,市民政局制订了《焦作市2016年洪涝灾民生活救助预案》,成立了防汛抗旱救灾指挥部,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该局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救灾职责分工,确保一旦发生灾情,立即进行应急响应,使救灾工作迅速、有序、高效地展开。三是做好物资储备工作,确保应急需求。2016年1月中旬,我市下发各县市区棉被、棉大衣7400条(件),解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困难。今年,我市公开招标采购了100万元的救灾物资,计划8月底完成物资入库。市民政局在加快年度救灾物资采购进度的同时,与我市的运输公司、大型超市、方便面厂等企业签订了应急供应协议,保证救灾工作应急需求。6月份,我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对库存物资进行了维护,灌充灭火干粉、检测应急灯具、维修运输叉车等,确保物资处于适用状态。四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今年五六月份,我市分别组织乡镇灾害信息员和县级报灾员参加省救灾业务培训,使救灾人员尽快熟悉新的灾情报送系统,避免灾情信息迟报、错报和漏报现象。
与此同时,孟州市民政局也成立了灾民生活安置指挥部,并按照责任分工,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和灾情的发展变化,切实做好灾情预测、预报、预警工作;筹资10万余元,及早储备救灾帐篷、被褥、折叠床等物资;完善和细化救灾物资应急调运预案,确保灾情发生后能及时开展救助。中站区民政局在成立灾民生活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时,进一步修订完善《中站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防汛抢险队伍,要求队员全天24小时保持联络畅通,一旦发生灾情,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筹资15万元,及早储备救灾帐篷、被褥等物资,并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安全管理。7月19日,博爱县普降大到暴雨,截至7月20日9时,共造成全县玉米倒伏320公顷、房屋倒塌24间(其中居民住房5间),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对此,博爱县民政局在做好救灾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召开各乡镇民政所长、主任会议,要求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当前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抓细、抓实,建立完善相关防汛救灾制度,确保各项预案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