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陈海燕))2016年示范区高招、中招成绩取得明显进步。高招方面,全区一本上线116人,较去年增加58人,增幅100%;二本以上上线256人,较去年增加171人,增幅206%;三本以上上线390人,较去年增长161.7%。北大附中焦作校区高三应届学生王佳乐以680分夺得焦作市区理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录取。中招方面,全区省级示范性高中硬上线397人,上线率17.4%,较去年增加20人,增幅5.3%。其中,焦作一中硬上线139人,较去年增加37人,增幅36.3%。在全区10所学校中,张庄初中成绩斐然,焦作一中硬上线93人,上线率19.8%;省级示范性高中硬上线236人,上线率50.2%。
示范区高招、中招成绩的提高得益于教育强区战略的强力推进,均衡教育、特色办学、共同发展成为该区教育不断跃上新台阶的制胜法宝。
近年来,示范区瞄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从学校硬件入手,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投资1.6亿万元,新建了韩公教育园区小学部、幼儿园,扩建了张庄初中宿舍楼,对全区近50所中小学校(含教学点)进行了加固改造,争取宋庆龄基金为8所学校修建了教学楼;投资700余万元进行教育装备项目建设,确保全区中小学校基本达到省级二类标准;投资1400多万元进行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为学校配备“班班通”设备、多媒体教室等,实现中小学校信息化教学全覆盖。
为发展均衡教育,示范区继续加强教研联合。在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引领下,积极参与市级以上教研活动,带动更多优秀教师成长;邀请市级学科专家,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指导辖区学校课堂教学;与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加强区域联合,在集体备课、高效课堂、学科专题研讨等方面加强合作、互相借鉴,提升全区教师综合水平。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实行校长、教师定期培训、交流和末位淘汰制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研工作,在中小学校各学科开展优质课、观摩课、专题研讨等活动,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今年上半年,示范区组织中小学校10个学科的业务活动,参与人员800余人次,其中30位教师被推荐参加市级评比并获奖;组织60余名中小学校校长到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为期10天的培训,更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促进了校长的专业成长。
为打造区级名师队伍,示范区开展了名师名校长培养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和专题辅导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全面提高名师培养对象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同时为名师成长开通绿色通道,凡区级名师可不受条件限制直接参加区级以上优质课、论文等相关评选活动,也可直接被推荐参加市级名师推选。目前,全区有4位教师已被推荐为市级名师工作室成员。
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示范区提升特色办学质量的保证。该区一是发起学习张庄初中办学经验活动,从学校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每月组织各初中领导班子及骨干教师参加集中调研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后实践,逐步提升各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目前,参加活动人数已超过300人次。二是举行“课堂教学展示月”活动,各中小学校实现课堂开放,教师人人参与,通过集体备课、研究教法、公开展示、教后反思,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班班家长参与,通过观摩课堂、集中评课、集体交流、参观学习,家校联合,共同关注孩子成长。同时,规范三级课程管理。规范学校课程设置,加强中小学校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尤其是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开设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区级“传统文化进校园”课程,将关公拳、剪纸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校本课程,传承优秀民间文化。其中,苏家作初中的剪纸艺术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今年全区中小学校艺术节上进行了展示。
在小学重点推进新教育实验,促进素质教育再上台阶。目前,示范区已有文苑、大北张村、聂村等8所学校通过市级新教育实验校评选并挂牌,还有5所新教育加盟校正在进行新教育实验。该区每学期都要开展校级读书成果展演活动,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新教育实验,不断提升实验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去年均衡教育创建活动中,该区的新教育实验工作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多样发展、相互促进、相互竞争让示范区公办、民办教育相得益彰,融合发展。该区建立激励竞争机制,推动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目前,该区的高中特色教育再上台阶,普通高中培养体育、艺术特长生,积极引领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学科优势逐步明显,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民办高中与公办高中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已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