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做事如是,做人亦如是。
——农民创业之星感言
初见赵庆森,便能感觉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大大的眼睛时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深谈之后,这个1973年出生的温县汉子不凡的经历、过人的眼光和精于算计的头脑令人佩服。
跑过销售、开过中介公司、培训过业务人员,行行虽都小有所成,但有着恋家情结的赵庆森,2008年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温县黄庄镇林村,开始流转土地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规模最大时有1000余亩。
随着流转土地规模的不断扩大,赵庆森开始购置农机,并于2013年5月成立了温县广阔天地农机专业合作社。也就是这一年,他决定转变经营模式,由流转土地改为土地托管,兼营农机作业、农资经销和粮食购销。
“流转土地一次性投资大,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也大。”谈及初衷,赵庆森直言不讳,“而托管土地不仅可以将市场风险降低,还能实现合作社与被托管户双赢。”
赵庆森简单介绍了该合作社土地托管的主要模式:种子、化肥、植保、浇灌、耕作、播种、收获等服务均由合作社提供,费用由合作社先行垫付,作物品种、种植模式由合作社决定。托管的土地种植品种全部为种子小麦和玉米。待小麦和玉米收获后,小麦由合作社按种子价格略高于市场价收购,玉米按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02元收购,扣除托管费用后与农民现金结算。
2013年以来,广阔天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土地托管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托管土地的固定农户达400户,不固定农户有300余户,托管耕地6000余亩,基本实现了连片种植、规模化经营。
“合作社收入从哪儿来,农民又如何收益?”面对疑惑,赵庆森为我们算了一笔账。
合作社经营化肥等生产资料,肥料(以复合肥为例)每袋市场销售价为120元,每亩需用2袋。合作社经营化肥享受的是批发价,每袋110元,再以每袋115元的价格销售给农民,合作社每亩获利10元,农民每亩受益10元。
农机作业的亩均成本大约为140元,合作社每亩可获100元左右的净利润。而耕种作业收费的市场价格平均为每亩270元左右,由于大面积作业,降低了作业成本,合作社每亩比市场价向农民少收30元,农民直接受益。
合作社托管的土地种植的全部是优质种子小麦,收获后,合作社按最高价收购。种子销售后合作社每公斤可获利0.08元,农民比种普通小麦的农户每公斤净增收入0.12元(种子小麦每公斤市场最高收购价1.3元,普通小麦每公斤市场最高收购价1.18元)。正常年份,合作社麦季收购小麦种子200万公斤,获利16万元,农民收益24万元。玉米收获后,合作社按比市场最高价每公斤高0.02元的价格收购玉米进行存储,销售后,合作社每公斤可获0.05元的玉米销售利润。正常年份,合作社收购玉米250万公斤,合作社获利12.5万元,农民受益5万元。
合作社对托管的土地全部实行喷灌作业,比传统的大水漫灌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大大节省了人工和用电费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按合作社托管的6000亩地计算,最少需投入1500个工(两个人每天可浇地3~4亩)。目前,人工工资是每人每天60元,6000亩地人工费用是180000元。每亩地浇一遍水需用电费25~30元。而喷灌两个人可控制10台喷灌机,每天(24小时)可灌溉300亩地,每亩地仅需人工费用2.5元。每台喷灌机每小时用电费用0.75元,即每亩地仅需电费0.6元。合作社每亩收取灌溉费用15元,农民可节省费用40~45元。
根据上述统计,广阔天地农机专业合作社托管的6000余亩土地年可净获利103.5万元,农户直接收益63万元,每亩土地增加收入100余元。
“我们探索的土地托管模式,不仅加快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步伐,而且促进粮食增产、实现农民增收,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一定大有可为。”赵庆森自信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