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 通讯员郜薇)连日来,很多市民发现,在山阳区很多道路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随处可见;各居民楼院内,“善行义举榜”“市民文明公约”“道德模范事迹”“文明社区标准”上墙公布,让人们在感受城市文明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大街小巷传递的正能量。
据悉,根据山阳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和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要求,山阳区按照部门联动、集中整治、分工负责、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坚持资源共享、共创共建的工作原则,突出问题导向,通过专项整治,大力营造人人参与创建、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形成了环境优美、秩序良好、人际和谐、崇尚先进的良好社会风尚,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开展“双创”工作,卫生是基础,文明是提升。
记者了解到,山阳区定期召开“双创”工作会,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各街道、区直单位高度重视,成立组织,明确领导班子成员负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建立工作台账,抓好工作落实。该区文明办定期对各街道的创建工作进行督导通报,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对工作支差应付、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创建文明城市,必须找到差距、看准问题,才能不断进步。根据市文明办部署,山阳区文明办组织工作人员到濮阳、许昌、开封、新乡等地学习先进经验。6月7日,该区组织辖区9个街道、社区和多个区直部门的30余名工作人员,赴濮阳考察学习创建经验,通过学先进、找差距,大家统一了思想、促进了工作。
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创建工作,创建氛围日益浓厚。据了解,山阳区充分利用电子屏、宣传栏、街区主干道围墙等媒介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各级文明单位、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百姓文化超市、道德讲堂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该区已投资20余万元在辖区主干道、主要街区的墙体打造了30余处共计8千余平方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长廊;各街道、社区在辖区设置包括“市民文明公约”“道德模范事迹”“未成年人工作”“善行义举榜”“便民联系渠道”“文明社区标准”等内容的百余个公益广告宣传栏。
如何提高市民素质,促进创建工作开展?山阳区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向善的好人之城和文明之城,让正能量成为城市主旋律。
7月15日,山阳区新城街道亿祥社区联合市安监局、焦作大学、市儿童福利院、山阳区教育局举办“敬业奉献”道德讲堂,大家合唱《公民道德歌》,共同观看维和英雄申亮亮、焦东路小学老师吴梅瑛的先进事迹纪录片,聆听教育局机关教研员王麦喜讲述自己在平凡岗位上的感人事迹,诵读《论语》《出师表》中的经典名句,交流参与活动的感悟。
根据《河南省社会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标准》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考评要求,山阳区近期组织开展了文明社区、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活动,开展道德讲堂和志愿服务活动。山阳区70余家省、市级文明单位与34个社区结成帮扶共建对子,1000余名志愿者利用“志愿者服务日”走进社区、楼院、居民家中开展公益宣传,打扫环境卫生,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极大推动了“双创”工作有效开展。
7月15日,山阳区焦东街道联合该区相关单位的志愿者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对各小区环境进行大扫除,清除楼院墙体小广告,清扫绿化带,为居民营造整洁的生活环境。
围绕“孝老爱亲·传承美德”这一主题,6月30日上午,山阳区光亚街道中铁十五局二公司社区举办道德讲堂,300名观众聆听讲座。“中国好人”、全省学雷锋标兵姚红磊登台讲述“天下无孤”的感人事迹。活动中,该社区共发放“吉祥礼包”300个,发放“情牵明信片”216张,在大家写上自己的心情絮语和感恩的话后,统一寄往全国各地。
“我们要通过‘双创’工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程度,让百姓更幸福、社会更和谐。”山阳区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