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宁江东 通讯员崔红星)7月23日,武汉大学本科招生网显示,河南理科考生朱志强以总分645分、高出河南省一本线122分的成绩,被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专业录取。“对这个双腿瘫痪的孩子来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太不容易了!”赶来祝贺的乡亲们纷纷感慨。
朱志强是修武县周庄镇周庄村人,在他出生的第三天,被查出罹患先天性脊膜膨出,下半身没有知觉。父亲朱全美拼命打工,还孩子做手术欠下的债。母亲周春连一刻不闲,承包过20亩地,在家养过1000只鸡,给企业编过筐,在建筑工地打过小工等。朱志强考入焦作一中宏志班后,母亲在学校对面租房,边陪读边打零工。14年来,周春连用肩背、自行车推、电动三轮车带,撑起了儿子的求学之路。今年6月7日、8日高考,朱志强的考场设在焦作市人民中学一教学楼的五楼。由于干苦力活,周春连落下了腰腿疼病。她穿着棉裤,带着护腰,背上朱志强去赶考,上下楼八次,从来没有停顿过一次。
刚上初一时,由于长时间坐板凳,导致受力不均,朱志强长出了褥疮,敷药换药,好了又烂,反反复复,最终两次被迫手术。步入初三后,为了不耽误学业,经学校同意,母亲周春连在教室最后,给朱志强铺了一张不足一米宽的床,变成了“特殊的课桌”。从此,他开启“俯卧式”听课模式,一直到参加高考。
朱志强的高中班主任王强说:“每一堂课,志强都仰着头、睁大眼睛认真看着黑板,仔细听讲。”
“具有保尔·柯察金一般的钢铁意志,他的故事在我们学校广为传颂,勉励着前行中的你我!”焦作一中的一位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从租住地到学校,母亲周春连的腿就是儿子朱志强的腿,而课间的出行,从初中由同学常安南一个人承包,到高中全班23个男生都抢着轮流背。为了不给同学们添麻烦,朱志强养成了尽量不喝水、不喝稀饭的习惯。
“2008年汶川地震时,俺县也有震感。小学老师李海霞和几位同学不顾个人安危,合力把俺抬到操场。上高一时,母亲腰疼的老毛病犯了,班主任王强二话不说,把俺背到四楼……”追溯一段段往事,朱志强热泪盈眶。
社会各界人士也通过各种方式,给予母子俩很多帮助和支持。其中,云台山玄帝宫慈善基金会从朱志强上初三起每月资助300元。
“记住好心人的帮助,走向社会后,俺也要用同样的方式回报社会,帮助更多的人!”朱志强说,这是他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