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我市广大群众的拥军热情始终不减。记者近日在市民政局看到一份资料,从市委、市政府到市直各部门,再到社会各界,拥军热潮如火如荼,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了拥军优属服务小组,所有行政村成立了爱心帮扶队,社会化拥军形成常态,为部队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每逢部队参加重大演习或军事行动,市委、市政府都成立拥军支前保障领导小组,对部队可能遇到的交通、住宿、水电、训练演习场地等问题,超前考虑,精心安排。近年来,全市共组织对参加亚丁湾护航、“铁拳-2012”实弹战术演练、“确山·决胜—2013A”实兵演习、西北某基地实兵演习等重大军事行动慰问86次,赠送慰问金、慰问品价值700余万元。为提高我市快速军供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市财政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对月山军供站站内基础设施、供应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此外,市财政投入3274万元,修建了市人防战备仓库等项目,建筑面积共计14747平方米;投入247万元,完成军分区机动指控系统试点建设任务,实现了与省军区指挥通信系统互联互通。市财政还投入2000万元、各县(市)区分别投入100万元,加快修建和完善了全市民兵综合训练基地。
与此同时,我市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拥军优属服务小组和行政村的爱心帮扶队,常年活动在基层,为驻军和优抚对象打扫卫生、送医送药、农忙助耕等。市工商联发挥职能优势,带动400多家个体户参与到拥军活动中。市中级法院组织开展了“送法进军营”活动,并深入部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协调解决部队和军人军属遇到的涉法问题。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常年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深入部队,为官兵讲解计算机知识、传授操作技术,为双拥工作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