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我市入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武陟:慈善帮扶助力精准脱贫
博爱:吃苦挑战推动扶贫接力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举报受理转办情况公示公告
心系群众 服务人民
一场960个小时的攻坚战
市领导到马村区调研防汛 北山治理环保工作
淳朴家风孕育英雄忠魂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7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淳朴家风孕育英雄忠魂
——追记温县籍维和战士申亮亮系列报道之四
作者: 本报记者 李瑞雪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16年6月1日凌晨,维和战士申亮亮在马里担负营区2号岗哨警戒执行任务时,为阻止汽车炸弹冲入营区而壮烈牺牲。生死关头,申亮亮立即向作战值班室报告情况,随后推开身边战友,自己不幸牺牲。

  英雄的事迹感人肺腑,英雄的气概从何而来?近日,记者走进维和英雄申亮亮家中,探求是什么样的家风在影响他的人生选择。

  申亮亮的家并不富裕,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几亩农田是一家人的主要收入来源。父亲申天国常常教育儿子,做人要时时帮助别人,做人要有一身正气。

  不仅言传而且身教。申天国是村民小组长,负责村里生产及村民生活上的小事、杂事,虽然每个月只有50元钱补贴,他依然干得尽心尽责。浇地时,谁家的水泵坏了,申天国找人维修;村内道路的卫生该打扫了,申天国找人清理;邻里之间闹矛盾了,申天国出面调解……

  “爸,每个月就50块钱,您怎么还干得这么认真?”女儿申海霞很不理解地问。

  “公家的事儿总得有人干,趁我还能发光发热,多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申天国说。

  父亲乐于助人,不知不觉中也为申亮亮树立了榜样。

  申亮亮11岁时,邻居有位独居的刘奶奶,眼睛不太好使,他便经常悄悄地把妈妈刚烙好的油饼送到刘奶奶手中,看着刘奶奶吃完才离开。

  朋友家的劳动力不够,每年农忙时都有不少困难,申亮亮总是出人出力,并主动借来农用机械,帮朋友把农活干完后再去干自家的农活。凡事先人后己,这样的思想早已扎根在他的心中。

  村民们提起申天国一家人,都称赞说:“这一家人很正直善良。”

  2005年申亮亮入伍前夕,申天国和儿子促膝长谈了一次。

  “男子汉就应该进军营,去那里强健自己的体魄,去那里磨炼自己的胆识。”申天国说,“你既然选择了当兵,就要对得起军人这个称号,要勇敢正直,无畏牺牲。”

  把儿子送到军营,申天国一家人从来不后悔这个决定。

  “为维和牺牲,我觉得他死得伟大,他是我们一家人的光荣和骄傲。”

  “等孙子长大了,我还让他去当兵。”

  申天国的这些话,令人肃然起敬。

  现在,申家的大儿子申明明在外地打工,出门在外,他也像父亲教导的那样,正直、无畏,看到有恃强凌弱的,总要站出来为弱者说话。

  走进申亮亮的家庭,探寻他成长的足迹,良好的家风是他砥砺前行、完善自身的不竭动力。英雄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家庭家风的传承。走出申亮亮的家,申家7岁孩子的稚嫩童声仍在记者耳边回响:“我长大了,也要像叔叔一样去当兵。”这种传承,注定会延续得更深、更远……①5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