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县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是武陟经济社会转型提升、加快发展的五年,也是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务实奋进的五年,回顾五年的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五年奋进,综合实力全面增强。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4.4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6亿元,是2010年的1.9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7亿元,是2010年的1.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455元,是2010年的1.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840元,是2010年的1.5倍,武陟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中国黄河文化之乡,蝉联3届中华慈善奖,连续4次荣获全省农田水利建设“红旗渠精神杯”。
五年奋进,全县工业经济全面转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快速推进,2012年被评为全省“十快”,2014年被评为全省“十先进”并晋升“二星级”,2015年再次被评为全省“十快”。主导产业快速壮大,培育了医疗健康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骨干企业支撑作用凸显,引进了国药集团、辅仁集团、祺祥生物、华隆药业等企业,实施尔康药业、泓皓医疗器械等项目;江河纸业公司2015年实现税收1.1亿元,成为武陟首家税收超亿元企业;多尔克司在“新三板”成功上市。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院士工作站2个,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70.8亿元。
五年奋进,城乡建设全面加快。老城区更加舒适宜居,新建6个大型公园广场,改造兴华路、红旗路、文化路等主干道,整修30多条背街小巷,开通城市公交,启动城市水系建设,在全市首家实现城区集中供暖、首家新建投用南水北调水厂、首家启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城市配套功能更加完善。新城区建设全面启动,按照PPP采购流程,引进了华夏幸福基业集团,建设总投资680亿元、涵盖县域东部142.5平方公里的武陟产业新城;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农村环境卫生专项经费,各乡镇、办事处分别成立了社会化保洁队伍,解决了农村脏乱差问题,先后投入资金1.9亿元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74个、达标村105个。
五年奋进,区位优势全面凸显。完成桃花峪黄河公路大桥、京广铁路詹店段改线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进一步放大了区位交通优势。谋划了“回”字形框架路网,投资2400万元启动了黄河滩区中心大道王园线建设,投资38亿元的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正式实施,特别是总投资9.6亿元的S104改建工程年内即可通车,将彻底改变大型货车穿城而过的现状。累计投入4.2亿元改造过境干线公路107.1公里、农村道路508公里,新修改建道路里程居全市第一。
五年奋进,旅游三产全面发展。启动了嘉应观、妙乐寺、黄河湿地公园景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实施了嘉应观黄河风情大道、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以及妙乐寺景区核心区建设等工程,嘉应观景区晋升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被评为中国唯一的黄河文化之乡。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发展,开工建设武陟国贸中心、万佳汇国际商贸城等商业综合体,飞地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达到12家,与阿里巴巴合作启动实施了农村淘宝网项目,山煤集团煤炭物流园入驻企业32家,2015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4.9亿元,较2010年增长224%。
五年奋进,农业效益全面提高。2015年全县粮食总产达53.58万吨,实现十三连增;水利设施日趋完善,先后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13.15亿元,实施了引黄入焦、引黄入武、二干排河道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实施了“五园五基地”、生态林业网络等项目,培育发展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2个、市级产业化集群3个,5个产业化集群总销售收入达160亿元;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7家、市级34家,培育国家级农业合作示范社8家、省级15家、市级116家,全县流转土地32.9万亩,武陟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
五年奋进,开放招商全面推进。招商方法机制进一步完善,成立了北京武陟企业商会,开展了专业化招商、精准招商、社会化招商,引进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24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6个,项目整体质量明显提升。招商成效进一步显现,通过引进国药集团、辅仁集团、泓皓医疗器械、尔康药业等项目,医疗健康产业从单纯的制药向医疗器械、健康养生、医药物流等领域延伸;通过引进磨料磨具产业园、黄河粮油机械、中州电气等项目,装备制造产业产品达到四大类3000个品种。
五年奋进,全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累计投入教育发展资金21.7亿元,建设新职教中心、仰韶小学、第一幼儿园,改扩建30所公办幼儿园,完成219所校舍改造工程,成功引进了黄河交通学院并晋升本科,武陟被确定为河南省首个国家教育科研实验区,荣获河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累计投入医疗卫生发展资金15.2亿元,实施了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建成投用县第二人民医院,完成中医院迁建规划选址,改造了6个乡级卫生院和335个村级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比2010年提高2.5倍,被确定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累计组织举行广场舞大赛等全县性群众文化活动300多场次,建成了体育公园、法治公园,在全社会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社会正能量。
五年奋进,民生福祉全面改善。累计投入民生资金72.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8%,设立了全市首家便民服务大厅,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进一步提高了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敬老补贴,建成投用高标准的养老服务中心,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55.12万平方米,建成了33万人受益的饮水工程;探索了“慈善+养老”的武陟模式,在县级成立了慈善协会,在乡镇、办事处成立了慈善分会,在各村成立了慈善工作站,依托村级慈善工作站建设了103个慈善幸福院,入驻老人3000多人。开展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等集中行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信访稳定工作走在省、市前列,先后被评为省、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和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县,群众安全感从2011年的全省第48位上升到第25位,安全率达到94.02%。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确立“两订制一兜底、3+1+1”的工作思路,实行“双联双帮”机制,抽调52个县直单位的1213名干部职工精准到户帮扶,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五年奋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县财政每年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六大工程”建设,新建和修缮115个村级办公场所、297个村级便民服务站、189个村级文化广场、329个村级群众工作站、103所村级慈善幸福院,推行了农村干部务工补贴绩效考评管理制度。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县委常委带头落实办公用房、公务接待等要求,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在全市首家出台了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两个意见”,组建4个巡察组,已开展两轮对8个单位的巡察,干部作风持续转变。 周武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