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绞胎玉璧:可以触摸的历史
焦作影视城灯光节即将上演
火龙舞
赵杰入选全国声乐展演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7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火龙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①
  ②
 
   

  孟州市槐树乡龙台村的火龙舞历史久远。相传远古时期,蜘蛛成精,污染天池,大地久旱龟裂,百姓苦不堪言。玉皇大帝天宫传旨,派青龙下凡捉拿蜘蛛精,解民于倒悬,结果青龙大败,被困蛛网。玉皇大帝再派火龙征战,火龙大施神力,龙口喷火,烧毁蛛网,救出青龙,收降蜘蛛精。青龙被救,普降甘霖,还大地丰瑞太平之景象。为纪念火龙为民除害,当地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制作火龙道具,且手舞之、足蹈之,这大概是火龙舞的雏形。据当地传说,火龙舞起源于商周,兴盛于西汉。清乾隆五十七年编修的《孟县志》记载,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8年,龙台村火龙舞常在五龙庙前参加祭祀活动,进入鼎盛时期。

  据了解,龙台村位于孟州市城西北20多公里处的蟠龙岭下,孟州市制高点五龙庙就建于此,从村庄名、地理位置、寺庙建筑以及民间艺术形式看,龙台村可谓处处有龙,无龙不在。

  龙台村火龙造型古朴奇特,近似民间传说中的麒麟形象。加之民间艺人匠心独具的制作工艺和奇异豪放的舞蹈表演形式,在我省乃至全国实属罕见。龙台村的火龙舞表演大都选定在每年元宵节期间进行,除在本村自娱自乐、增添节日气氛外,还要到县城及附近参加民间艺术会演。

  龙台村火龙舞的表演内容主要有辘轳圈、三叠脊、龙上桌、龙口喷火、破四门斗、龙缠柱等,动作惊险,招式丰富,气势宏大,人在火中舞,龙在火中飞,场面十分热烈,在怀川大地素有“天下火龙一绝”之称。

  火龙舞是孟州大地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深受群众喜爱,承载了人们向往和平盛世,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营造了孟州城乡浓厚的文化氛围。

  2007年2月,火龙舞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1年5月,火龙舞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本栏文图均由市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图①②为火龙舞表演现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