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通讯员王中贺)昨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莅临我市,就分级诊疗制度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以及服务能力和激励机制等相关情况进行为期两天的调研。
据了解,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申请了英国繁荣基金项目《基于英国经验研究我国分级诊疗制度下的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与激励机制》,根据项目要求,课题组选择典型地区开展现场调研。鉴于我市在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上的创新实践,该中心组织调研组对我市的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进行调研。
在昨日的调研中,调研组听取了市卫生计生委、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的工作介绍,并到博爱县许良镇卫生院、金城乡卫生院和解放区中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焦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调研。
2012年,国务院医改办将我市列入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市。几年来,为确保试点工作稳步实施,我市积极围绕“6+X”内容进行探索,即组建分工合作的服务团队、推行防治结合的契约服务、实行人头包干的支付制度、建立服务导向的分配机制、形成自由选择的竞争机制、构建分级诊疗的协作模式6项改革工作。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在专科医生转注册为全科医生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
截至目前,我市已注册全科医师227人,并以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为核心,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支撑,根据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我市共组建了180个全科医生服务团队,每个服务团队由1名全科医生、1名社区护士和1名公共医师组成,实行分片包户,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地上门服务,基本形成了社区卫生“15分钟服务圈”。
在签约服务方面,我市从贫困人群、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入手,开展签约服务,通过契约服务,逐步建立起与签约对象之间长期、稳定的医患关系。在城区签约服务的基础上,去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了全科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截至目前,签约9.9万户,涉及居民40.3万人,签约率15.5%。
为调动全科医生服务团队的积极性,我市市、区两级财政制订了全科医生服务团队的绩效考核与激励分配方案,合理确定全科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费的构成及支付方式,将签约服务费真正落实到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上。此外,为保障签约服务质量,每年区卫生计生部门和财政部门会组织对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市卫生计生部门和财政部门则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查,对居民满意度90%以上的机构,全额给予补助;对达不到要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我市将按照“补助资金×实际规范化管理率×居民满意率”的计算方式进行补助。
今日,调研组还将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资料收集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我市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与激励机制的做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