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金华 朱明哲
日前,温县一中2016届学生冯帅琦以裸分693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同时,在今年的高考中,冯帅琦还夺得我市理科状元,位居全省第11名。
2009年以来,该校新一任领导班子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凝神聚气、砥砺前行,在创新办学理念、健全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以及严抓严管教育教学的同时,倡导以爱育爱的校园文化精髓,并喊出“倾下牛马劲、再跃龙虎墙”的口号。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临近高考,2016届高三物理教师张志刚的爱人在焦作住院做手术,只因心中放不下快要高考的学生,张志刚每天往返于焦作、温县两地。年近花甲的他,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但从没有耽误过教学工作。懂事的女儿心疼父亲,便在日记中写下“为爸爸的学生加油,希望你们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给爸爸一个安慰”这句话。
全心付出终得满意回报。今年高考,张志刚所带班级的45名学生全部过一本线。其中,得意门生冯帅琦以裸分693分的优异成绩成为焦作市理科状元,张蔚以裸分680分勇夺焦作市理科探花,杨钊以裸分670分位列焦作市理科第9名。
据了解,除张志刚之外,该校2016届高三教师夏中朝、段哲霞、宋振邦、赵桂兰、张生龙等一批教学强将,不仅代表了温县一中的教学水准,同时也是我市教育界的领军人物。
朝气蓬勃 奋发有为
2016届高三教师张丹,凭借对教师工作的热爱,经过多年一线工作的历练,迅速成为该校一名年轻的骨干教师。今年高考,张丹和夏中朝所教的两个文科班一本上线67人,二本以上上线97人。其中,学生陈钊以裸分606分的优异成绩勇夺焦作市文科第8名。
2016届高三文科平行班班主任马双喜,是高三年级教师团队中最年轻的中层干部。他虽然年轻,但有着独到的班级管理经验。今年高考,他所带的平行班一本上线6人,二本以上上线59人,成为该校文科平行班二本以上上线人数最多的班级。
2016届高三文科平行班班主任王东才,3年如一日,每星期坚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逐个过关,不放弃班上的每个学生。今年高考,王东才所带的平行班一本上线10人,二本以上上线56人,是该校文科平行班一本上线人数最多的班级。
凝神聚气 身先士卒
2016届高三年级主任宋振邦,虽然自己的女儿也为本届高三学生,同在一个教学楼里,但他们平时相见的时间少之又少。
主管高三的副校长王娟,面对今年骄人的高考成绩,她既欣慰又内疚。一边是1000余名面临高考的学生,一边是即将参加中考的儿子,最终她将天平倾向了前者。
“校长蹲点高三”是温县一中的优良传统。校长朱瑞晨不仅是2016届高三年级的协管校长,而且还分包了两个文科班级,每周至少两次进班讲数学题或与学生谈心,同时还对高三教师进行监督和鼓励,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严抓严管 精益求精
严抓严管促管理,精益求精出成效。近年来,该校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学生管理、教学创新、提升质量的措施。通过“同课异构、一课一研”,打造高效课堂;落实“三清”夯实基础;加强日常各项管理数据的公示;向中层干部要管理,向备课组长要成绩,向班主任要管理,向体育教师要“两操”,向后勤人员要服务;实行校长、主任带班制,对课堂教学、听评课、教师坐班、学生违纪等进行检查和反馈;举办精英对抗赛,使尖子生在竞争中挖掘自身潜力,让优生更优;班子成员任务明确、责任心强,每天早上至少要有3位校级领导到教学区检查教学开展情况。
以武保文 文武并重
近年来,为积极践行县委、县政府“叫响千年古县,重塑武术之乡”的发展理念,该校以武促文,文武并重,依托太极圣地的文化背景,大力发展传统武术教育,将习练太极拳作为师生的“规定动作”,同时组建太极武术专业队和武术社团,成立太极拳工作室,研发太极拳校本课程,力求“人人会太极,人人练太极”。
据了解,在该校全体学生中,有100余人次在全国和省、市武术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60余人荣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40余名学生被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重点院校录取。
一中情怀 薪火相承
多年来,该校坚持将“让勤奋和认真成为一生的习惯,用毅力加反思成就美好的明天”作为学生终生发展的教育目标,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对学生提出:“抓住了高一就抓住了高中;抓住了高二就抓住了高考;抓住了高三就抓住了人生。”同时,该校还要求教师:“面对学生的期盼,除了爱心就是奉献;面对家长的重托,除了责任就是使命。”
在“三抓住”和“两面对”理念的引领下,该校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拥有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底气和实力。
从2009年到2016年,该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有力印证了温县一中的办学实力,兑现了“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的庄严承诺。温县一中在让每一个学生接受书本知识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成为人格健全、肩负责任、懂得感恩的人。为此,一代代温县一中人在传承、在进取、在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