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期,有不少培训机构、企业瞄准学校的暑期“空窗期”,在学校租赁教室、宿舍开展学员暑期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等活动。记者调查了解到,不少学校暑期外租校舍生意火爆,更有中介积极招揽生意,不同层次的学校价格相差较大。有学校学生反映,学校被培训机构学员“占领”,学校秩序混乱,对学校在暑期出租校舍表示不解。也有人认为,大学在暑假期间将教室校舍出租,赚取一定额度的租金,从性质上说属于市场租赁行为,与商业经营无异,公众对此褒贬不一。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晓平王: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处所,不能因为暑期“走穴”而丢了斯文,国有资产使用首先要保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要在确保学校原有的人文气息、良好秩序的前提下,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出租场地,方能达到既盘活暑期闲置资产,又能与市场来个亲密接触的双赢效果。
@胜平王大头:高校校舍是国家资源,都是纳税人的公共财产,是不能随便和社会商业资本串联在一起牟利的。因为这种行为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管理依据,而只是校方和商业培训机构私下达成的一种合作,这种合作没有得到老师、同学以及相关责任方的认可,从法理上来说是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
@清静晓梅:高校校舍出租从本质上讲就让人感觉不舒服,其问题所在很多,从出发点上觉得与大学教书育人的本质不匹配,散发出浓浓的“铜臭味”,这是不容小视的问题,其负面影响很大,希望有关部门对“暑期出租校舍”加以管理,尽可能减少对高校形象的负面影响。
@奥格了:大学暑期出租校舍赚钱,打的就是法律无规定的“擦边球”,虽然美其名曰盘活了资源的利用,但是滋生出来的负面问题不容小觑。租借教室、宿舍,直接影响暑假未离校的学生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外人出入频繁,增加保安的工作量,容易产生安全漏洞。
@秋泉12:高校不是世外桃源,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市场行为。校舍“空窗期”对外出租,是对资源的一种最大化利用,此举既能增收,又能满足社会团体、企业需要,这又有何不可?
@平常一个人015:学校暑期出租闲置资产不是不行,但应该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了解和尊重大家的想法,对租赁所得的收益,要能够用在改善学生住宿条件上;对于租赁校舍的“外来户”,要把好准入关,让其明确入驻之后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尽到监督责任,让其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txtcc:闲置资产本身就是一种浪费,暑假把空教室出租给正规的培训机构,这也是服务社会,只要做好财产安全管理,不要影响开学上课,把出租收入用于学校建设,何乐而不为。
【下期话题】
代写作业
暑假已过半,不少中小学生开启了“白加黑”的赶作业模式。近日,记者在新疆调查发现,花钱雇人代写作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姚女士的儿子小枫在乌鲁木齐一所重点小学读五年级,暑假作业负担最重的是语文,除抄写3遍课文、全册生字外,老师还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看着孩子每天熬夜抄课文到凌晨,我很心疼,不如在购物网站上花几十元‘应付’一下算了。”姚女士说。教育专家批评,代写让道德教育成果化为乌有。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