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健康之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野蘑菇中毒事件频发
种植牙后须重视日常维护
夏天,高血压患者该注意什么
多吃素少吃肉有助降低死亡风险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8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野蘑菇中毒事件频发
市人民医院专家提醒:公众不要随意食用野蘑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①
  ②
  ③
  ④
  ⑤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影报道

  家住我市的荣先生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次差点栽在小小的野蘑菇上。

  事情还得从7月16日说起。当天上午,天气格外晴朗,荣先生在市森林公园锻炼身体时突然发现,松树林里一些白色、略带点儿棕色的野蘑菇长得非常鲜嫩。凭借自己曾在东北当兵时采摘松蘑的“经验”,他就随手摘了一些野蘑菇想回家尝尝鲜。中午,他吃完野蘑菇后没有出现什么异常状况,晚饭时还喝了一碗小米粥。谁知到22时左右,荣先生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症状,且上吐下泻,便立即到市人民医院就诊。经过检查,荣先生被医生诊断为凝血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还殃及肝脏和肾脏。随后,医生对他进行连续床旁血液滤过治疗。

  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现在荣先生的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血小板回升,肝功能正在逐渐恢复中。

  可是,来自沁阳市的邵先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8月2日,在市人民医院泌尿内科抢救室,50多岁的邵先生躺在病床上擦着眼泪,床旁的血液透析仪不停地旋转着,血液从置入血管的管子引出体外,经过机器滤器以达到清除体内过多水分以及体内代谢废物、毒物的目的,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确保营养支持,促进肾功能恢复。

  一直在病房守护的老伴已是六神无主,儿子更是站立不安。他们在担心邵先生病情的同时,还在担心着仍在该院小儿科重症监护室抢救的邵先生10岁的孙女。因野蘑菇中毒而引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肝损伤、心肌损伤、低钠血症和高钾血症等疾病正无情地折磨着这位小姑娘。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7月29日,邵先生和朋友在沁阳市的山区采摘了约2.5公斤重、至少两个品种以上的野蘑菇。当天晚上回到家,邵先生便炒了一大盘野蘑菇吃,第二天晚上全家5口人一起分享。一直到了第三天,也就是7月31日早上,邵先生的孙女首先出现中毒症状,全家人慌了神,立即把孩子送到沁阳市人民医院就诊,后被转入市人民医院治疗。就在这时,邵先生也出现了中毒症状。经市人民医院专家紧急会诊后,邵先生和其孙女都被诊断为“毒菌中毒性急性肝肾功能衰竭”,并紧急实施中心静脉临时管置入术以及血液净化治疗。后经郑州大学一附院远程会诊,再次明确诊断。

  进入夏季以来,我市普遍降水量多,气温高,湿度大,是野蘑菇生长最旺盛的季节,也是误食毒蘑菇而导致中毒的多发期。为此,市人民医院泌尿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张有才提醒,公众不要随意食用野蘑菇,以防中毒。一旦误食野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图① 泌尿内科主任张有才(右二)、小儿科主任薛春明(右三)在为邵先生的孙女紧急会诊。

  图② 邵先生在接受连续床旁血液滤过治疗。

  图③ 医生为邵先生的孙女置入导管。

  图④ 邵先生的妻子一筹莫展。

  图⑤ 在小儿科重症监护室门外,医生向焦急等待的家属介绍患儿的病情。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