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搞好治污攻坚战报道,评论员奔波数日,听到不少实话,看到很多实情。不必讳言,也对少数地方提到的业绩、讲到的困难有所保留。
有的是既不那么知彼,也不那么知己。几个县市都说自己在全省第一个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第一个推出了多部门联合执法经验……哪里会有这么多并列“第一”?据某地介绍,当地优良天数在全省名列前茅。评论员当场查看最新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AQI),该地已连续多天排名垫底。
有的是情况不明,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既无预判,更无预案。一路上,凡问到“治理大气污染对当地财政有无影响”“关停企业带来多少人员失业”“准备如何应对”,不少地方要么语焉不详,要么无言以对,要么很干脆地回答“没问题”。治污是有成本的,环保是有代价的,关停企业是有人要下岗的。影响有大小之分,怎会存在有、无之别?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必然涉及地方的、企业的、集体的、个人的眼前利益。我们既要打赢攻坚战,又要主动通过法律途径、做好思想工作、运用经济手段,将可能发生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讲实话是最低标准,党的干部绝不允许讲假话;了解实情是较高要求,必须深入调查,科学分析,理性判断。当然,也不能以实话、实情为借口,不思进取,畏惧困难,推脱责任。要看到,省委、省政府防治大气污染的决心很大,但步子很稳。我省治污攻坚战提出的目标、要求,完全符合河南实际,只要真抓实干,是能够也是应该实现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治理大气污染,是惠及全民的大好事。讲出实话、实情是做好预判预案的前提,做好预判预案是将事情做好的首要条件。
一言以蔽之:好事一定要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