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 实习生胡国超)市工商部门昨日发布7月份消费警示,日用百货、交通工具、居民服务类成投诉热点。
7月份,市工商系统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1045件,其中咨询900件、投诉140件、举报5件。目前,该中心已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28万元。
在7月份受理的投诉中,涉及商品消费91件,占消费者投诉总量的65%。其中,日用百货类25件,占商品消费总量的27.47%,居第一位;交通工具类20件,占商品消费总量的21.98%,居第二位。涉及服务消费49件,占投诉总量的35%。其中,居民服务15件,占服务消费总量的30.61%, 居第一位;修理维护服务10件,占服务消费总量的20.41%,居第二位。
在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中,日用百货类投诉量居商品消费投诉的第一位,投诉主要集中在虚假打折、促销价格明降暗升、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部分服装短时间内就出现面料起球、褪色、变形、开线;鞋类出现开胶、开裂、断底断面等质量问题,商家找各种理由不愿意承担相应的“三包”责任,拒绝退换货。
交通工具的投诉量始终居于商品消费投诉前列。投诉以家用汽车为主,问题集中在擅自加价销售汽车、强制搭售保险;商品质量差,发动机、变速箱、电瓶等主要部件故障频发,更换的零部件不是原厂生产;合格证不随汽车一并给消费者,导致消费者购车后无法及时上牌照等。
居民服务类投诉在服务消费投诉领域始终位居前列,主要问题有:商家在消费者缴纳费用成为会员后就将店铺转手或者关门、以各种理由不兑现承诺或者要求消费者增加付费;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商家经常不按约定时间、约定项目提供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