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还有不少省份的医疗机构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门诊取消输液会不会耽误治病?患者乃至医生的输液依赖症怎么破?操作中患者不听劝怎么办?对此,你有何高见?
【观点1+1】
@小帅哥Peterwang:叫停门诊输液是一件大事,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共识,一方面医院不能片面追求利润,另一方面卫生管理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民众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晓平王:鉴于老百姓对静脉输液的认知误区和就医习惯,叫停门诊输液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让患者充分理解和主动配合,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卫生管理部门有必要强化科普教育,让民众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逐渐养成科学用药的良好就医习惯。
@平常一个人015:我觉得要落实好这项政策,关键还是在医生,去医院看病,哪个病人会不听医生的话?如果医生让病人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病人高兴还来不及,不可能不配合医生。
@奥格了:为叫停门诊输液点赞!花最少的钱治好病是民众一直所期盼的,大可不必担心民众不配合。只要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民众认清这项政策的好处,民众就医时都会配合的。
@益昌人:叫停门诊输液有科学依据,是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的有效措施。但叫停门诊输液,就应该相应增加病房床位,毕竟有些患者仍需要输液,不能因床位不足而让其输不上液。如果不解决这个矛盾,很容易激化本来就很脆弱的医患关系,导致门诊输液死灰复燃。
@活力的试试啊:叫停门诊输液,关键在于落实,如果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就是嘴上抹石灰——白说。
@kellykeron:门诊输液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可以缓解病房床位不足的压力,减轻病人的负担。叫停门诊输液的出发点很好,但要考虑实际情况,完善配套措施,不然只会让医生和病人陷入尴尬的境地。
@z531312762:限制门诊输液是对过度医疗的纠正,体现了科学就医、合理治疗的原则。曾经亲眼看到一位病人缠着一位老专家,说要输液,老专家诊断后告诉病人,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不需要输液。老专家同时告诉病人,是否输液由医生根据病人病情来决定,许多情况下输液并非最佳选择。
【下期话题】
高考状元拍卖笔记
近日,一家拍卖平台首次将今年6位省级高考状元的笔记集中进行拍卖,但追捧者寥寥,截至8月6日22时拍卖活动结束,只有河北省文科状元袁嘉玮、贵州省文科状元林中文、贵州省理科状元潘丹阳的3份笔记被拍出3000元或1000元,其余笔记流拍。事实上,高考状元拍卖笔记引发网友争议,有3位省级高考状元因不堪压力,于拍卖活动举行之前退出了竞拍。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