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7月18日,一场以防治施工扬尘、治理道路扬尘、整治重点区域、拆改燃煤锅炉、清理“土小”企业、清理露天烧烤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在中站区全面打响,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手腕之狠前所未有。
一把手抓“一号工程”
7月15日深夜,中站区主要领导带队,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对餐饮夜市、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及渣土运输重点线路进行突击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区纪委对问题突出的6家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并通报全区。
这是该区一把手抓“一号工程”的一个缩影。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后,中站区将其作为“一号工程”,由区党政一把手、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各厂矿企业和经营单位一把手亲自抓,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压实责任,齐抓共治。
记者在中冰线道路扬尘治理现场看到,许衡街道主要领导正挂牌督战,挖掘机整理过的道路两侧已不见成堆的垃圾,撒过草籽的路段长出新绿,路东边的煤场1100吨煤泥全部清理干净。
“担子压在一把手肩上,抓不好就是失职。”许衡街道党工委书记原红波说。据介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以来,该街道主要领导几乎天天在一线督战,经常干到次日一两点钟。目前,共清运垃圾10万多立方米,关停“土小”企业21家、石料厂1家,拉网覆盖8万平方米。投资40万元对城区2公里的中冰线进行整治,马上还要加装护栏,在绿化带后面修建景观墙,下决心把该路段打造成样板路。
新园路南有一条武钢集团焦作矿的铁路专用线,这里是中站区治理扬尘污染的重点区域。记者在这里看到,吸尘车、洒水车正在作业;大小煤堆都被黑色的防尘网覆盖,存煤场的地面也铺上了防尘网;办公区和装卸区的地面整洁一新,看不到粉尘;从这里驶出的货车都要清洗轮胎后才能上路。中站区环保局和龙洞街道派专人全天24小时在这里轮流监督。
作为中站区最大的安置小区,和美小区三期工程拟建32栋住宅楼的施工现场被防尘墙圈起来,整个施工区被蓝色的防尘板分割成若干施工单元,所有的沙堆、土堆全被遮尘网覆盖,每一辆驶出的汽车必须“洗尘”后才能出门。在这个施工区,负总责的全是项目所在地和施工方的“一把手”。
“四面出击”防治大气污染
“防治区域大气污染,要辩证论治,综合施策。”中站区委书记王付举说,攻坚战打响以来,中站开展了北山治理“回马枪”、企业环保综合整治、扬尘源头治理和道路绿化4个专项行动。
看北山治理“回马枪”。4年前该区关停、取缔采矿点、石料厂160多家,但仍然存在设备未拆除、物料清运不彻底等问题。攻坚战打响后,该区组织国土、工商、农林等部门和相关街道办事处,把矿山关闭、设备清除等情况拉网式查个遍,将山区新排查出的30家石料加工厂、洗砂场全部纳入停产台账,逐个销号。目前,全区出动人员2100多人次,捣毁封填白干窑4处、封填矿洞3处、8家洗砂场设备拆除并清理到位、6家石料加工厂拆除清理到位、平整明采点8处,下一步逐个恢复治理。
看企业环保综合整治。该区针对企业内部脏乱差、地面扬尘严重、车辆装卸中没有喷淋、运输车辆未覆盖未冲洗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截至目前,2家企业被处罚,检查环保设施运行企业32家;6家企业VOC整治任务已完成,硬化货运通道20余公里;在30余家企业栽种各类苗木8万余株,绿化面积5万余平方米。
看扬尘源头治理。该区成立综合执法大队,对全区道路扬尘、工地料堆、建筑工地和施工场地、加油站、餐饮饭店、“土小”企业、燃煤锅炉等问题,综合控尘、控煤、控车、控排、控烧,实施源头整治。目前,已在丰收路、新园路等主要路口设立卡点,按照“无外露、无遗撒、无高尖、无扬尘”要求,对物料运输车辆进行全天候严密监控;抽派17名人员驻守15个施工工地,对12个工地下达了停工整改通知书,并查封了所有搅拌机械,“六个百分之百”达标率为100%;对辖区32家“土小”企业全部采取断电措施并予以关停;1家石墨电碳企业和6家砖厂全部关停到位;7家型煤加工厂已全部添加固硫剂;8台锅炉拆改任务全部完成;工业企业严格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物料运输车辆密闭作业,进出厂冲洗到位;对302家餐饮门店下达整改通知书,取缔有烟烧烤13家,7月底前全面完成了“煤改气”“煤改电”任务。
看道路绿化。该区针对道路管理头绪多、配套设施不完善、绿化缺失、黄土裸露、凹凸不平等问题开展综合整治。对全区所有道路特别是集聚区内道路,聘请专家进行高标准设计,制订专项方案,将在适当季节开展施工作业。对道路两侧的垃圾、堆放物,一律推平规整并进行覆盖,同时对黄土裸露处进行绿化,播草面积2万余平方米,绿化面积7.8万余平方米。
“四计”管长远
“大气污染防治,重在管长远。”中站区委副书记、区长董红倜说,我们的做法是“四计”管长远。
第一计:健全责任机制。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政委,区长为指挥长,国土、农林、环保、交通、公安等部门及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为成员的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攻坚指挥部;强化网格责任,实施了《中站区环境保护三级网格监管体系》,划分区级网格1个、街道办事处网格9个、村(社区)级网格48个,建立了“区委常委包片、副区长管线”的责任机制,构建了“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网格化监管体系。
第二计:健全运行机制。制订了《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治理扬尘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等各类文件28个,各项工作任务底数清楚、标准清楚、措施清楚、完成时限清楚;实行台账管理,建立224项问题台账,分别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第三计:健全督导追究机制。组建了北山治理综合督查组、执法组、环境保护联合督导组等7个专项督查组,采取区委常委暗访督导、督查组随机督导等多种方式,每天不间断汇总通报,以真督实查传导压力、推动落实;对6家单位进行了全区通报批评,对2名科级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
第四计:建立长效机制。选调优秀干部充实监控队伍,加大经费投入,做到了组织、人员、经费、制度“四个到位”;对所有涉煤涉水涉气企业,一厂一策、一厂一方案,确保达标排放、绿色生产;安排80万元专项资金聘请30名保安开展全天候不间断巡逻检查,对4个矿产品检查站进行升级,构筑北山治理防线;提高道路清扫频次和机扫率,无缝对接与主干道连接的乡村道路,每日进行机扫作业和洒水作业,做到道路保湿、无积土;对施工工地实行可视化实时监测,对城区、企业、道路两侧裸露区域进行全面绿化硬化;对废弃矿山逐一制订针对性方案,进行全面恢复治理;开工建设龙翔矿山主题公园三期工程,同步规划建设电影主题公园,加快推进龙翔国际山水养生旅游度假区建设,倾力打造广大市民休闲、旅游、度假的北部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