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更具魅力活力实力的美丽山阳?山阳区第九次党代会工作报告指明了导航路径。
【关键词】转换发展格局,构建科学绿色高效的产业体系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未来五年,山阳区将坚持“中心城区”功能定位,转换发展格局,整合优势资源,调整区域分工,着力构建富有特色、科学绿色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看点一:依托北区沿山资源,发展工业及工农文体复合旅游。
在辖区太行路向东延线以北区域,大力发展工农文体复合旅游,丰富焦作旅游内容内涵。
发展工业旅游,找回焦作历史记忆。筹建焦作煤炭博物馆,打造焦作煤炭国家矿山公园。大力发展火车餐吧、火车影院、火车婚庆等新型业态,围绕焦作工业发展历程,建设工业博物馆及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独具特色的焦作“798”,让焦作记忆在这里定格。
发展农业旅游,帮助人们留住乡愁。推进农民市民化、农村景区化、农业旅游化,让农民成为市民,让农村成为景区,让农业成为风景,吸引城市人到这里休闲度假、回味乡愁。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变农业的粮食生产功能为旅游服务功能,努力做到四季有花、月月有景,农业“嘉年华”永不落地。深入开展北山生态修复,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近郊“窑洞崖壁酒店群”,吸引周边景区游客及郑州、洛阳等城市人群来这里亲近自然、返璞归真。
发展文化旅游,满足游客多样需求。积极推进“山阳古城”遗址的保护性开发,推进“药王庙”、承享生态园、巡返大庄园等项目建设,引进“凯蒂猫家园”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体育旅游,带动运动产业集聚,打造“骑行山阳”品牌,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三利达产业园转型步伐,推动企业由单一制造向“生产+服务”新模式转变,努力成为中国首家、国内最大的弓弩运动俱乐部集成供应商。
看点二:依托中区教育资源,发展学区经济及传统服务业。
在太行路向东延线以南、站前路向东延线以北的中部区域,用优质教育促进人口集聚,用人口集聚带动旧城改造、产业发展。依托优质教育资源聚集优势,强力实施“教育名区”战略,持续放大焦东路小学、解东一小、焦作十七中等传统名校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等均衡发展模式,努力建设一批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让山阳区成为学生追求、家长向往的知名城区。大力发展教育经济,加快形成“以基础教育为核心、社会培训为辅助”的青少年儿童教育体系,满足家长学生需求。大力发展学区经济,合理布局新建学校,强力推进学校周边的城市改造。加快建设远大未来城三期、东方红国际广场等重点项目工程,提升城市品位。
看点三:依托南区场馆资源,发展太极文化旅游及现代服务业。
发挥站前路向东延线以南大型公共设施聚集、知识人才密集的优势,大力发展太极文化旅游和高成长性服务业,做大做强特色商业区,培育发展创新创业区,引领焦作未来发展,着力形成城市经济的核心增长板块。
发展太极文化旅游,盘活用好市太极体育中心存量资产,着力发展太极文化大型演艺、太极拳大师展演等新型业态,大力开发太极拳文化产品,建设太极文化主题酒店、焦作旅游服务中心,带动形成全球最大的太极文化展示平台。
加快设施改造升级。加快引进上海水悦城大型城市商贸综合体项目,推动老山阳商城北区整体改造,突出水主题,做足水文章,融购物于游览之中,打造一座亲水主题公园。加快摩登商业街升级改造步伐,打通街区道路,改善游购环境。
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利用河南理工大、焦大、焦作师专的人才优势,搭建大学师生创新创业平台,发展软件设计、文化创意、工业服务、职业培训等新型业态,形成全省先进、国内知名的焦作“智谷”。依托怀庆府电商、苏宁易购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看点四:依托南水北调主干渠,打造滨河娱乐休闲带。
统筹南水北调绿化带沿线生态景观规划建设,着力构建“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好境地,打造滨河娱乐休闲走廊,建成焦作“外滩”。大力发展晚间演艺节目、旅游夜市和特色餐饮,丰富夜生活、培育夜经济,吸引市内外客源,集聚周边人群,打造滨水城市旅游休闲高地。
看点五: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原路,打造中原大道健康养生带。
发挥中原路贯通南北的优势,以集聚区运动自行车产业群、弓弩产业园等运动休闲产业为依托,引导各类运动器材展示销售、健身休闲场馆、养生餐饮等特色健康养生产业向中原路沿线集聚,形成特色运动健康养生带。在南水北调干渠与中原路交会处的山阳古城区域,发展中医保健、理疗养生、休闲洗浴为主题的健康服务业集群,实现城区与景区、服务业与旅游业的互动融合。
【关键词】转换发展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山阳
加快发展环境转换,努力建成居住者舒心、创业者向往、旅游者留恋的现代化城区,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看点一:推动创新发展,让生活更美好。
支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放开城市落户限制,努力扩大人口规模。认真落实“创新券”制度,鼓励、支持、引导科技创新,争取省、市支持,完善区级科技三项经费支出制度,发展技术市场,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支持用好“营改增”政策,积极为中小微企业减负,支持企业发展。稳妥推进涉村产权制度和实业公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切实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继续做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看点二:推动协调发展,让城市更整洁。
统筹推进棚户区、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真正把辖区建设成为干净整洁、美丽畅通的现代化城区。统筹城区与郊区公共服务发展,推动卫生保洁、垃圾清运、供热供气等基本公共服务向郊区延伸、覆盖。增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文明素养,让“干净整洁畅通”成为山阳区的名片。
看点三:推动绿色发展,让旅游更舒心。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城乡生态廊道、绿地建设,深入开展蓝天碧水污染整治行动,坚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到产业升级上来,为绿色发展提供产业支撑。科学制订旅游规划,把辖区打造成一个大景区,服务配套云台山景区和南太行旅游带的发展。
看点四:推动开放发展,让服务更高效。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权力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提高办事效率。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机构改革,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实施“互联网+政务”工程,构建纵横贯通的线上办事平台,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完善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制度,让工作效能再提高。
看点五:推动共享发展,让创业更活跃。
鼓励大众创业,建立创业失败社会救助制度,设立创新创业引导资金,为创业家转让股权、融通资本提供便利。加快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和“双创”示范基地,吸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为创业者提供增值服务,合力营造推动创新发展的政策及产业生态环境,使山阳区成为创新创业者的乐园。坚持用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大众创业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山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