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连日的降雨,不仅造成交通不变,也给马村区马村街道的部分居民带来了麻烦。
家住马村区土地局家属院一号楼的刘战军,就是雨水的受害者之一。马村区土地局家属院一号楼是上世纪90年代初建造的老楼房,五层结构,楼顶严重漏雨,住在五楼的居民,家家户户都必须作防水处理。但刘战军家的情况有些特殊,他住在四楼,其上层的五楼长期无人居住。连日多雨,五楼不断漏雨,屋内形成积水,又渗漏到了刘战军的家中。刘战军多次联系五楼住户,却始终联系不上,自己又无法上楼维修。
马村街道调解室调解员胡铤、张凤云、韩朝霞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爬上楼顶查看情况,当时便拟订了治漏方案。调解员们本想通过社区与五楼户主联系,但户主所留手机号已停机,始终联系不上,怎么办?那就通过社区查找户主的社会关系。调解员们最终联系上了户主王某的舅舅孟某。经了解,王某和妻子高某均身有残疾,目前正在闹离婚,分居在各自的父母家中。而王某的父母家在周口,其本人现在上海打工,很难找到。高某的母亲家在马村,调解员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高某。但一说修房,高某的母亲马上翻脸:“现在正闹离婚,不管!”调解员只好跟王某的父亲沟通修房的事情,但王某的父亲也以离婚为由不愿出面维修。
调解员经过多次劝说、耐心调解,马村街道调解室最终与王某的父亲达成协议:修房的费用由王某的父亲暂垫,将来房产归谁,谁出修房费用。
楼顶修好后,刘战军来到马村街道调解室对几位调解员说:“要不是你们,下雨天我就没法过了!”
面对刘战军的感谢,张凤云说:“帮助你解决居住问题,是我们街道办事处的分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