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3岁的李维兰,是亲朋乡邻赞不绝口的“大孝女”。这些年,她送走了老父亲和公公、婆婆,又独力担起照料全身瘫痪老母亲的重任。面对采访,她说:“照顾老人是良心活,多伺候娘一天,就多报一天娘恩。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天下儿女都能好好孝顺父母,当父母跟前的好儿女。”
2016年6月,李维兰入选中国好人榜。她的孝亲故事,也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
不让老娘受一点屈
7月22日下午,冒着37℃的高温,记者来到李维兰的家。这是一栋老式居民楼的一楼,家里陈设简陋,连最平常的电视机也没有;客厅屋顶,吊扇吱呀吱呀地转着。
“快进里屋坐吧,里屋凉快。”李维兰和女儿薛俊美把记者让到里屋。里屋是李维兰91岁老母亲葛秀梅住的房间,也是家里唯一安装了空调的房间。
小小房间里摆着两张床,老母亲一张,李维兰一张。全瘫的老母亲吃喝拉撒都离不开人,这一切都得靠李维兰。
老人床边的一排椅子上,大大小小的棉垫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足有三四十块。李维兰手脚麻利地帮老人换下刚尿湿的棉垫,说:“没让老娘用尿不湿,怕不透气。棉垫舒服,尿湿就换,一天要换十几次。”
护理床的两侧各放了个小盆,供老人随时吐痰或呕吐用。床边还有三个专用筐:一个放着日常保健护理品,一个放着为老人梳头、剪指甲、湿润嘴唇的物品,一个放着其他小物件。
房间虽小,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
“姥姥,有啥不得劲没有?”薛俊美俯身在老人耳边问。
“没啥,不尿。”老人微微睁开眼说。
91岁,卧床八年,老人意识清醒,皮肤柔软有弹性,从未长过褥疮。薛俊美说:“医生说姥姥血管弹性好的原因就是营养跟得上。这对90多岁高龄的瘫痪老人来说,真的不多见。”
为让卧床的老娘活得有质量,李维兰操碎了心。
吃饭一点不将就。早餐,小米、糯米加山药、核桃熬粥,快熟时加入苹果或猕猴桃;熬好后用料理机将粥打成糊,放到温热后抽到大针管里,一点一点打到母亲嘴里。除了粥,有时是稠米油,有时是蒸鸡蛋,有时是豆腐脑,隔三岔五换花样。
午餐,有时是细细的手擀面拌上牛肉青菜糊,有时做清蒸鱼。不仅如此,平时节俭的李维兰还经常花50多元买一条鳜鱼,就怕老人缺了营养。
晚餐,怕老人吃多了不舒服,李维兰就给母亲蒸苹果、梨吃,再喂点牛奶。
李维兰家里非常简朴,可老人的房间有两件“高大上”的物件:一是老人躺的全自动专业护理床,一摁开关,床头床尾都可以自动升降。只因医生交代“随意搂抱老人会引起提气不爽出现意外”,李维兰二话没说,就花6000多元买了这张床。二是一台专用吸氧机,也是李维兰花6000多元买的。李维兰告诉记者,医生说时常吸吸氧对老人身体好。尤其是吸氧机带的这个指脉氧,老人氧气含量不够时就会提醒,方便多了。
伺候老娘再累也心甘
63岁,本该是享清福的年纪,李维兰却活得比同龄人累得多。
做饭,程序烦琐;喂饭,更是不易,用大针管一点一点推,一天要重复多次。长期频繁使用大拇指推饭,李维兰得了腱鞘炎,严重时疼得忍不住哭。喂一顿饭大概要用40分钟,因为推快了怕呛住老人,推慢了饭又容易凉。每次喂饭,李维兰都是用脚踩住床边,用腿支撑着身体。有时喂到一半,腰酸疼得直不起来,她就到旁边床上躺一躺;有时喂到中间饭凉了,她就重新热一热再喂。有时老娘不想吃,李维兰难为得掉泪,就“狠心”地用软毛巾垫着掰开老人的嘴喂饭。她说:“不狠心就没娘了。”
老人经常便秘,李维兰就用手抠。每次给老人抠大便时,李维兰都要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棉签蘸上香油和蜂蜜的混合物,尽量减轻母亲的疼痛。担心长期卧床肌肉萎缩,李维兰坚持每天给老人按摩,每两个小时为老人翻一次身。老人体重70多公斤,李维兰一个人翻不动,老伴薛贤就帮着一起翻。夜里担心自己醒不了,李维兰就将闹钟定成两小时一响,闹钟一响,她立马和老伴一起为老人翻身。
老娘瘫痪八年,李维兰八年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李维兰身患糖尿病、高血压,年纪也一天比一天大,身体越来越吃不消,有时正给老人喂饭就会打瞌睡,手里的碗掉到地上。今年5月的一天,她去屋外收尿垫,不小心绊翻在地,眉骨擦伤、腿上流血,疼得站不起来。李维兰的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当时她唯一的担心就是:“我要倒下了,老娘咋办?”
两年前,新乡封丘老家的妹妹将老人接走住了几天,结果不知怎么老人得了重病。医生说:“连液体都输不进去了,赶快来见最后一面吧。”李维兰不甘心,硬是将老人接回焦作救了过来。仅2015年,老人就住院四次。
去年2月,老人过90岁生日,李维兰专门制作了《母亲九十大寿纪念册》。李维兰说:“娘在一天,我就一天有娘。我比我的同龄人有福呢!”
咋报答老娘也应该
有邻居问:“你家兄妹五人,你为啥要一个人伺候老娘呢?”李维兰说,姊妹再多,她和谁都不攀不比,只是尽自己的心。老娘一生吃过很多苦,带着孩子们逃过荒、要过饭。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吃不饱饭,母亲在参加生产队劳动时,硬是在鞋里藏了几粒泥花生,用小脚走了三四公里路回家给他们吃。她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事,咋样报答老娘也应该啊!
老父亲生前,也是跟着李维兰过。1998年其父亲被查出肝癌,2001年去世。为照顾老人,李维兰提前退休,每月工资少了近200元,本不宽裕的家庭就更困难了。可李维兰说,损失点钱没啥,不能照顾老爹,心里那才过不去啊!
独自照顾父母亲这么多年,老伴有意见吗?
听记者问,薛贤忙说:“没意见、没意见!荷叶(李维兰的小名)心好啊,她待俺爹娘好,俺咋能嫌弃人家爹娘?”
李维兰当年刚嫁到薛家,就开始照顾卧病在床的奶奶。婆婆生病吃不进东西,李维兰就细心做着软烂的东西喂她,想方设法让婆婆吃得舒服些。婆婆去世时拉着李维兰的手说:“有你这样的好媳妇,俺有福气啊!”
这些年,李维兰的父母亲看病,医药费都是她承担,前前后后花了近20万元,仅2015年老母亲住院就花了3万多元,每月吃药得五六百元。医药全是自费,李维兰和老伴退休工资合起来3000多元,老伴就做面包卖补贴家用,自己再俭省也不肯亏了老人。
在老家封丘县留光镇,远远近近都知道大孝女荷叶。同村的杨素梅说,荷叶姐的孝,是至孝,一般人做不到,太让人感动。这样的正能量,应该让更多的人学习。每个人都能够孝老尊亲,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