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站在群众立场 坚持换位思考 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春风化雨润民心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 各党支部开展专题教育
图片新闻
坚持“猫论” 尊重“自选”
环境保护红黑榜
学习韩滨精神 做韩滨式旅游人
温县多措并举治理大气污染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8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猫论” 尊重“自选”
——“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评论之六
作者: □豫 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秸秆焚烧,曾是我省的“心肺之痛”。

  今年夏收,面貌大变。一是严罚政策见效,二是县、乡、村三级干部昼夜“人盯人”。

  靠“罚”、靠“盯”,并非长远之计。那么,既彻底又长远的方法在哪里?

  一些地方已经找到了好办法,让农民由“不敢烧”变成“舍不得烧”。比如,推广“固体面包”,边收割边用机械将秸秆打包,卖给畜牧场,农户每亩秸秆卖60元,畜牧场省下去外地购买秸秆的运费,都合算。还有,县财政补助收购秸秆,秸秆粉碎打包后销往发电厂。一把火变成一把钱,农民喜欢。再比如,把秸秆做成宠物用品“猫砂”,远销国外,废物成了宝贝……农民切实看到了秸秆变宝的前景,决不会再点那把火了。

  禁烧,目前的严罚政策绝不可更改,严管办法也不可放松。而要让秸秆焚烧现象永不死灰复燃,则要同农民利益挂上钩。要相信农民自己会算账,相信基层干部能在第一线总结出既不让黑烟再起、又不必“人盯人”的好办法。

  30多年前,“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名言,调动了全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当前治污,标准必须严格统一,而对参与者众多、涉及面较广的污染,比如扬尘等,治理方法则应鼓励各地“自选”。

  “自选”,就是创新;鼓励“自选”,就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