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报业翘楚聚首鄂尔多斯 整合资源实现跨界转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6 年8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业翘楚聚首鄂尔多斯 整合资源实现跨界转型
中国报业旅游发展(鄂尔多斯)峰会暨百名社长总编看鄂尔多斯采风活动掠影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中国报业旅游发展(鄂尔多斯)峰会会场
  领略苏泊罕草原风光
  成吉思汗陵
  8月5日至7日,中国报业旅游发展(鄂尔多斯)峰会暨百名社长总编看鄂尔多斯采风活动隆重举行。在旅游纪念品展示会上,焦作日报社选送的由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绞胎瓷“神灯壶”受到与会者好评。图为参会者在欣赏绞胎瓷“神灯壶”。 本报记者 慕乃强 摄
  康巴什城区风貌
  鄂尔多斯歌舞
  响沙湾风景
 
   

  本报讯 (记者吴国庆)8月5日至7日,一场媒体人抱团谋发展的盛宴——中国报业旅游发展(鄂尔多斯)峰会暨百名社长总编看鄂尔多斯采风活动激情演绎,大公文汇报业集团、台湾导报社、港澳日报社、焦作日报社、三亚日报社等报业翘楚聚首,共议报业发展大计。在峰会期间的中国报业旅游发展论坛上,与会媒体人就共同推进报业融合发展、跨界经营、盘活整合资源、实现报业转型等议题作深入探讨,同时还对美丽的鄂尔多斯进行采风,近距离感受蕴含深厚底蕴、充满蓬勃生机、孕育无限希望的鄂尔多斯独特魅力。

  鄂尔多斯是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早在7万年前,“河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15世纪中叶,守护成吉思汗陵的蒙古族鄂尔多斯部驻牧河套,始称鄂尔多斯。1649年,清政府在此设伊克昭盟。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设地级鄂尔多斯市,辖七旗一区和康巴什新区。这颗明珠是被党中央确定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个典型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3天时间,与会老总们走进了苏泊罕大草原,聆听了高亢的草原牧歌、苍劲的马头琴声,在圣洁的蒙古包里品奶茶,吃手扒肉、炒米、奶酪,观看欢腾的鄂尔多斯歌舞,领略了独特的歌舞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徜徉在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响沙湾,感受了大漠奇观的魅力,享受着滑沙的乐趣;在罕台现代纺织工业园,目睹了国际最大的羊绒产业从这里将温暖带给世界的风采;满怀着崇敬与赞叹,沿99级台阶拾级而上,走进了举世闻名的成吉思汗陵,重温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波澜壮阔的历史……

  百名社长总编看鄂尔多斯,感受鄂尔多斯新变化,一路走来,风景如画。特别是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的康巴什、东胜、阿镇的城市建设雄伟壮阔,大气磅礴,与大山相拥抱,与蓝天相呼应,与江河共辉映,让人触摸到一个活力四射的鄂尔多斯,全面反映了鄂尔多斯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

  今天的鄂尔多斯,在全国报业老总们的眼中,拥有了更深层次、更具意蕴的解读,大家惊叹于鄂尔多斯新姿、陶醉于人文之美、震撼于发展力量,古老而年轻的鄂尔多斯,在媒体人的审视与聚焦中愈加开放自信。这番审视与聚焦,也将为鄂尔多斯的未来之路带来有益的参考。

  (本版其他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